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章

周家上下除了與秀姑有過夫妻緣分的周惠外,其他人則深恨蘇家和蘇氏。

他們是讀書人家,蘇氏觸犯家規被休,偏偏村裡都同情蘇氏,說他們家涼薄。女子本該遵守婦道,從一而終,就算被休了也該清淨守節,誰知蘇家竟然在周惠沒再娶之前就大張旗鼓地把蘇氏嫁出去,許給一個殺豬為生的屠夫,那場面遠遠勝過和自己家結親之時!

最讓周家憤怒的是,蘇氏嫌貧愛富,非但沒有半分再嫁的羞愧,反而讓別人親眼看到張碩對她的體貼和疼愛,看到他們過得富足有餘,以此來彰顯周家的貧寒和周惠的軟弱。

自出嫁後便遵從三從四德的周母,張羅許久,終於挑到了一個滿意的媳婦。

性情溫柔,貞靜賢淑,不會欺上瞞下,私攢梯己。

“碩哥媳婦,你知道米氏給周家說的是哪一家嗎?”四嬸問道。

提及周家和周惠,秀姑神色淡然,大大方方地問道:“是哪一家?莫非我認得?”和他們家有關?不大可能啊,他們家和近房家並無適齡女子,二叔家的紅梅定了下河村的豆腐夏家,四嬸家的大妮年紀和周惠差了九歲,也沒聽說四叔四嬸給大妮張羅親事。

四嬸神秘兮兮地道:“就是壯壯的小姨媽,沈家的沈安然。”

沈安然?那不是沈家當初想嫁給張碩做填房換取大筆聘禮聘金被張家拒絕的小沈氏?

她和張碩定親後,孃家母親兄嫂就沒少打聽張家的事情回來告訴自己,免得自己嫁到張家後像個睜眼瞎,什麼都不知道,碰了張家的忌諱。

小沈氏之事也在其中。

本來老張和張碩兩個大男人不愛嚼舌根,他們拒絕沈家荒唐的聯姻之舉後,從沒對外人提起過,畢竟不怎麼好聽,沈家難看,他們臉上也不好看。奈何沈家三個兒媳婦中有兩個嘴碎的,自個兒就往外說了,村裡沒有人不知道。

小沈氏沈安然性子安靜,極為孝順聽話,當年雖然沒有父母所願嫁到張家,倒也說了一門非常不錯的親事,對方姓田,父母在鎮上做生意,家資頗有富餘。

他們桐城男多女少,沈安然長得又十分水秀,性情溫柔,求親者不知凡幾。

可惜,小沈氏和田家之子定親後不久男方守母孝,他們在縣城裡做生意,學了許多做派,三年不議親,好不容易盼到出了孝期,田家之子忽然一病死了。田家之子的父親和兄嫂性情仁厚,沒強求沈安然必須守著望門寡,給沈家指了兩條路。

一,小沈氏進門,自此為夫君守節,聘禮聘金皆歸沈家。

二,小沈氏不替田家之子守寡,可以任由父母做主再嫁,但沈家必須退回七成聘禮聘金,另外三成就作為小沈氏等候三年的補償。

沈童生和沈老孃到底不忍心小沈氏守一輩子活寡,況且縱使對方拿走那麼七成聘禮和聘金,自己家依然白得二三十兩銀子的好處,給沈安然重新說親事又能再賺一筆,何樂而不為?於是他們便選了第二條路,與田家和解。

經過此事,沈家想給沈安然再說個有錢如田家的人家,難,難上加難。

他們仗著小沈氏模樣出挑不遜翠姑,又不若翠姑那般好吃懶做,向提親之人索要的聘禮聘金必須和張家給沈氏、秀姑的聘禮聘金比肩,不能少一文錢,村裡和附近村裡幾家有這個錢?便是有這個錢也沒幾家捨得做聘禮聘金,這麼多錢都能買好幾個黃花大閨女了。

就這麼著,沈安然今年上了二十歲,成了附近有名的老姑娘。

沈童生今年再次落第,仍然不肯放低要求。

米氏原有一張巧嘴,莫看她長得柔柔弱弱,但為了酒席剩菜,酷愛走街串巷,遊蕩在大青山村和鄰村之間,經常進出縣城,偶爾給人做媒,最會花言巧語,周家給周惠尋媳婦無門,沈家等女婿求親不得,她自告奮勇,給周家和沈家兩家說合。

一般來說,雙方的要求都透過媒婆來告訴對方,沈家獅子大開口張嘴就是一百兩銀子聘禮和聘金,不能比張家低了,周秀才清高,痛斥沈童生以銅臭玷辱了讀書人的體面。

不管怎麼說,周秀才是相鄰幾個村子裡唯一的秀才老爺,極受敬重。

他的清高,在許多人眼裡是讀書人的矜持和貴氣,備受推崇。

周家當初向蘇家下聘,只花了十兩銀子,無論如何都不肯同意沈家的荒唐要求,周秀才年年都能透過歲試,每月領著銀米,周惠生得俊俏,只要他們家放低要求,想嫁給周惠的黃花大閨女多得很,若不是沈童生也是讀書人,小沈氏性情賢淑,他們著實不稀罕小沈氏。

四嬸道:“不知道米氏在其中怎麼說的,兩家竟然說定了親事,周家比著沈家給沈安然的嫁妝下聘,總共三吊大錢,日子定在八月十五之前的十二。”

秀姑不關心周家和沈家之間的官司,豈料別人不這麼想。

四嬸走後,好幾家親近的人家和不親近的人家都紛紛上門來打探她的口風。親近的倒還罷了,多是讓自己心裡有數。那些不親近的,原對張家富足含妒在心,每次提起小沈氏和周惠的親事,都偷偷看著秀姑的臉色,企圖看出什麼然後好往外面說與他人知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能不好奇嗎?周惠和秀姑夫妻四年有餘,一向恩愛有加,如今周惠再娶,秀姑再嫁,夫妻之情彷彿煙消雲散,哪一件都讓人覺得精神振奮。

秀姑對前者感到感動,又有些好笑,對後者就覺得厭惡了,拿別人的事當談資,莫非以為她對此有什麼想法不成?是不是她淡然以對她們就說自己對前夫無情?或者她面露傷心就對外說自己對前夫尚有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