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壯壯莞爾一笑,他也不跟父母客氣,道:“娘,我真用不著,圍棋和簫就夠了,我精力不足,沒法子兼顧每一樣才藝,先生教導我們時也是讓我們挑一樣學習。您和爹多給我買些紙墨就行了。我在藏書樓裡看到好多書籍,咱們家都沒有,我都想抄錄下來。我已經用空閒的時間抄寫了一冊,在我的書箱子裡。娘,我抱著弟弟,您自己去拿,放在書籍的最上面了。”

壯壯說著,趕緊轉移話題。

秀姑開啟一看,果然是家中沒有的,讚許道:“抄書好啊,如果能一邊讀懂一邊抄錄就更好了。書,傳世,許多讀書人家都以家裡藏書多寡來道底蘊。”

秀姑同樣愛書成痴,她一向認為讀書能加深個人的涵養,瞭解更多的道理。

聽了孃親的話,壯壯歡喜不已,決定在自己以後上學的日子裡把藏書樓裡自己家沒有的書都抄回來,到手才是自己的,不能覺得有了藏書樓就有書讀。藏書樓有朝一日可能會不復存在,抄錄到手的卻可以儲存下去。

等到他三十日一早回書院時,秀姑給他帶上許多紙墨,根據他的要求,切了一碗鹹菜疙瘩,用辣椒和油翻炒一番,裝進罐子裡給他帶上。

至於壯壯想要的東西,暫時沒空去給他買,正如壯壯所言,該收割莊稼了。

今年風調雨順,桐城下面各個村落全部大豐收!

豐收的喜悅讓村子裡充滿了歡聲笑語,家家戶戶忙得熱火朝天卻沒一個嫌累,曬得黑紅的臉膛兒彷彿一朵朵盛開了的鮮花。

年初地裡沒有麥子,稻穀種得早了半個月,故書院還沒開學就可以收割了。

張家先收割了兩畝半的好米,五種各收一石多,單獨堆放在東偏房,其中每樣留了兩斗的糧種,並未曬得極幹。剩下常用稻米四十畝九分地收了一百二十三石,剩下六七畝地的各色雜糧也都獲得了豐收,暫且放在西偏房。

麥子種下地,張碩利用晚間和老張把地窖裡的陳年稻穀運出來託雲天瑞賣掉,新糧存進去,準備好欠衙門的糧種,他交銀子不交糧,二十一石糧種共計十四兩七錢銀子。

老張照看殺豬鋪子幾日,張碩趁機把村裡自己管的九十多戶人家欠衙門的糧種和地租收上來,一一清點清楚登記在冊送往衙門。林主簿因張碩之故買房賣房賺了一倍多銀子,越發對他另眼相待,很容易就交割明白,沒有絲毫刁難。

辦完正事,張碩就急忙離開衙門,託人向書院的先生打聽壯壯的情況。

秀姑覺得壯壯是個極聰明極靈秀的孩子,向來又體貼父母,他說只學圍棋和簫,但是其他方便未必沒有天分,不如打聽明白了把所需的用具給他買回來,讓他放心地學,家裡存了這麼多錢,不好好供孩子學東西留著幹什麼?

壯壯模樣出挑,功課又好,雖然上學不足一個月,但是很受先生看重,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別說壯壯的性格乖巧體貼,從來不惹是生非。聞得張碩打聽壯壯情況的用意,別的先生猶未如何,樂科的琴先生當即就叫人把張碩請到自己跟前。

“張壯在七絃琴上面很有天分,比吹簫的天分還高。我才教他半天,他就能斷斷續續地彈奏出一支短曲了。只是他似乎覺得七絃琴太貴,居然選了精研吹簫,簡直是暴殄天物!”無論是撫琴還是吹簫,都需要付出莫大的心力,雖然書院裡有七絃琴可以供應壯壯練習,但是僅限於玄字班有課的時候,進展有限,琴先生覺得十分可惜。

琴先生不姓琴,他精通七絃琴和簫,琴聲最負盛名,別人一直叫他琴先生。

他之所以受耿李氏的聘請來桐城執教,就是想尋幾個在琴簫上面有天分的學生,壯壯是其中之一,他還發現玄字班有兩個吹簫比壯壯更有天分的寒門學生,他們已經選了吹簫,另外三個彈琴有天分的學生家境較為富裕,已買好了七絃琴。

玄字班一百多名學生,竟然有十五個在樂器上有天分有靈性的學生,可惜除了這六個學生以外,其他人都選擇專心致志地讀書,不願分心精研樂器,只願意學書院安排的皮毛。

為此,琴先生痛心不已。

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對樂器有天分的學生因家貧沒有門路學習而被埋沒,如今他親自教導,卻又有許多學子不屑一顧。

張碩又打聽了其他情況,回家告訴秀姑。

秀姑二話不說就和他給壯壯買琴買簫,他有天分就不能埋沒了。

他們在城裡住了一日,第二日天還沒亮就等在城門處,等城門開了,徑自駕車往府城駛去,一個半時辰才抵達府城。

他們帶上了小野豬,鋪子裡的生意則交給老張照料,他的手藝和張碩一樣好。

遠遠望見巍峨肅穆的府城,秀姑輕輕吐出一口氣,不愧是府城,雄偉恢弘,遠非小小的縣城可比,城門的盤查更為嚴謹。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