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伏天,天氣愈熱,赤日炎炎似火燒。
入伏後,張碩就把羊角燈還給江家,晚間不再捕捉結嘍龜了,這兩日鋪子的生意特別好,尤其是羊肉賣得很快,概因伏天多食羊肉利於養生。
這時候還沒有後世的伏羊節,但卻有自己的養生之道,家境好些的人家都會在入伏這一日買點羊肉煮來吃,家貧也會買些便宜的羊骨頭燉湯。夏季多食西瓜綠豆絲瓜黃瓜一類寒涼之物,而羊肉性熱,和姜一樣,可以驅走西瓜綠豆等物帶來的寒氣,對身體大有益處。
秀姑每日早起喝過溫開水後,飯前都會調些生薑蜂蜜水,押著一家老小一人喝一碗,偶爾賣不掉的羊架子都被她燉湯了,燉至湯色潔白如玉。
夏天生意不好做,但是基本剩不下什麼,下水骨頭架子自有書院收了,燉湯給學生喝。
書院裡給學生做飯用的肉和下水架子並未減量,畢竟學生們大部分都是喝湯,大魚大肉的情況不多,先生們原先的雞鴨魚肉倒是減少了一大半,估計是嫌熱,不喜食油膩,不過倒是便宜了江家和蘇家,瓜果蔬菜賣得很好,也算是有得有失。
“娘,娘,這麼熱,我不要喝熱熱的骨頭湯了,也不想吃苦苦的絲瓜。”
一天三頓地喝湯吃瓜菜,開疆早膩了,扯著秀姑的裙子不住撒嬌,心思和眼珠子一樣不斷轉動,企圖說服孃親給自己做好吃的大塊紅燒肉和火腿燉肘子。
“骨頭湯一天不燒開,第二天就會壞掉,多喝湯對身體好,不準挑食。雖然每天都有有絲瓜茄子土豆,但也不是沒有葷菜,昨兒晌午土豆燉雞塊,絲瓜炒肉,你吃了一大碗好不好?再說了,大熱的天,別儘想著吃紅燒肉,小心變成大胖子,叫小清和小寶笑話你。”秀姑拍拍他的小臉蛋,不為所動。大門兩旁牆上爬滿了茂盛的絲瓜藤,絲瓜吃不完就壞掉了。
秀姑以前很討厭絲瓜怪怪的味道,沒想到現在倒覺得絲瓜很好吃,無論是清炒還是混著瘦肉一起炒,或者燒湯,都相當美味,而且順應季節。
開疆眼珠繼續轉動,“那娘中午給我做涼拌豬耳朵好不好?我已經退而求其次了。”
秀姑莞爾,還退而求其次,這小子!
“中午你肯喝一大碗骨頭湯,娘就把四隻豬耳朵滷熟切絲涼拌,不然,就把豬耳朵送給你姥爺和舅舅下酒去。”秀姑當然不會說今天中午本來就打算做涼拌豬耳朵。
開疆苦著臉點頭,“好吧,為了不讓豬耳朵飛走,我只好勉為其難地喝湯了。”
還好有美味的豬耳朵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開疆想道。
坐在榻上拿著大蒲扇給小弟弟扇風的江逸笑嘻嘻地道:“開疆哥哥,你為什麼經常吃自己的肉和耳朵?你叫野豬啊,野豬也是豬,紅燒肉是豬肉,更別說豬耳朵了,都是你自己身上的。你看,都沒有人吃小寶肉和小寶耳朵。”
“江小寶,你敢笑話我!”開疆尖叫一聲,叫著他的小名撲過去把他壓倒在榻上。
江逸兩腳亂蹬,趕緊討好一笑,求饒道:“開疆哥哥,快饒了我,我再也不敢了。”
秀姑任由他們打打鬧鬧,只要不碰到旁邊的小兒子即可,沒看到小四正在咧嘴大笑手舞足蹈麼?敢情他喜歡看哥哥打鬧的笑話。
伏天的天氣太熱了,縣衙裡的先生受不住暑氣,加上馬清也懶懶的,索性暫停授課,所以開疆和江逸才放假在家。他們倆簡直就像脫了韁的野馬,不止在家裡打打鬧鬧,而且天天在村裡撒歡,或是跟著張碩江玉堂去私塾,或是跟著老張去大河邊野釣,或是躺在家裡涼榻上打滾,無論何時何地,他們倆跟前都會有一個大人看著,不許他們下水。
秀姑怕曬得慌,除了早晚在村裡轉轉,平時都不肯踏出院門。
一邊照顧幾個孩子,一邊繡花,牡丹圖很快就收針了。
秀姑端詳半日,仔細查缺補漏,發現自己繡得很仔細,繡圖沒有任何疏漏之處後,小心疊整齊,拿了一塊紅綢子面的包袱皮將之包好,託銀珠轉交給李淑人,明確說明是孝敬她的,以謝她建耿李書院之功,以及她對自己家的諸多賞賜。
銀珠會意,沒有一絲耽擱地送到李淑人手裡。
李淑人命人開啟包袱,想了好一會兒方道:“我記得她,她繡的東西我都喜歡,尤其是那件花鳥裙,不知多少人羨慕呢,偏叫家裡繡匠繡出來,都不如我穿的靈動。我記得年前她生了一對雙生子,我還叫你送了金項圈兒。”
銀珠笑道:“姑奶奶記性好,就是我家這位心靈手巧的嫂子。這幅繡圖她繡了好些年了,比花鳥裙還早呢,早先繡的時候就是聽說姑奶奶喜愛牡丹,說繡完了要送給姑奶奶,今兒才算完工。她家的大兒子今年透過了縣試和府試,已經是正經的童生了,心裡萬分感激姑奶奶建造書院的功德,所以特特託我孝敬給姑奶奶,是這個嫂子的一片心意。”
說話間,丫鬟已將繡圖展開,驚歎之聲此起彼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一幅雙面繡,白絹為底,正面牡丹為主,卻又不是簡單的富貴滿堂圖,花叢疏落有致,蝶舞貓戲,綠葉掩映著遠處的一角飛簷,似有佳人晃動,動靜皆宜,其靈活如現眼前,空白處又配以黑色絨線繡出來的詩詞,滿眼都是大家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