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李墨燁牢獄之災恍若昨日,今得兄長相助。擺脫生死之苦,優然見長劍橫臥,北方血腥。夜空星圖,拖曳持劍至此偏隅角樓,展望長安各街燈火闌珊。不過幾月有餘,劍身鏽跡,緩緩擦拭。靈寶剔透,想著那日持劍功法,護天下,斬逆賊。
冷風驟急,恍然一聲如夢初醒。仍坐一席並未回首,橫臥長劍,指尖輕劃劍身,如孩提尋著寶物愛不釋手。“角樓夜黑風大,怎能來此戲耍。”
公主李念倆
因勢趨步而坐,鶴紋絲絛裹腰,佩玉左右,兩璜觸而作鏗鏘聲。苦秋夜綿長,餘身單薄,徒罹泠泠之難。緊窄袖,笑言“見君在此,逢兇亦化吉。”
睨其劍衰,意欲他日擇利刃遺之。又睹其情深,遂閉口未雲。舉茶而飲,心遠神清,“何為其名?”
皇子李墨燁
冷風凜凜,角樓之上亦有高處不勝寒之意。萬家燈火,其樂融融。獨坐角樓,俯瞰天下。古有辰月挑起戰火連綿,自有天驅為保平和死傷無數。卸下披袍,轉而覆其身,溫潤可言。“夜冷,妹妹身子要緊。何德何能,護你周全。”
緩緩持起長劍,淋漓剔透犯白光之軀。收入劍鞘,配扣磨損,昔日錦繡如灰燼不可辨認。愛憐至極,口吐輕言,“此劍曾喚衛道。寓意衛天道地道人間萬道而已。”
公主李念倆
錦服落肩以禦寒深露重,感此人縝細不吝,垂首謝盛意。昔情好日密,何嘗懷謝。方悟已疏之至此,猶平生恨。
“衛道…?”咬文再三,眸若點石泛江,激違經叛法之高浪。“兄愚矣。天道可逆,人道可易。秦皇滅儒,漢武尊儒,萬物何失之有?是非人定,正道不存。去邪安正,世人鄙也。寧放達長醉,喜憂由己。”室置鎏金爐,焚梨煙。外乃排簫客,律南呂。餘則開扇觀鐫花,綽若望舒。
皇子李墨燁
今生疏至極,謝意相明,他日路過陌人不過強忍鎮定。雖明言如此,見薄衣窄袖,而不自禁逞關懷之意。嗤笑嘲諷生平可弒君弒父,然不過美人關猶獨不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言差矣。人間六道,生死相隨。今我持衛道斬殺敵軍,上至叛臣,下至暴民。”劍指明宮,指點江山。“雖已不再為正道,劍已不再為衛道。可仍有亂世梟雄,相互爭逐中原,持劍興國安邦。”
公主李念倆
側身覽河山,舉目悲歡。西京連闤帶郭,城如列棋,東都漁火徹明,扁舟破霧。四海九州悉為王土,朝覲拱衛者不絕於途,兵潰倉空似前塵往事。
旋身回眸,珠簾捲風,九水浮微波。“合虎符調三軍,討逆賊伐暴徒,但求師出有名。殊不知賊自詡豪傑,揚言代天徵蕩。豈不怪哉?”支臂仰首,空天一片月,複道“人活一世,何妨酩酊度日。聖賢皆頌昭昭君子,恥昏昏小人,其不謬耶?善惡模糊,勿有所執。”
皇子李墨燁
一覽眾山河,猶見夜深燈將熄。三更雞鳴,破曉黎明。九土城郭,在庾粟粒,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自恃曠世之才,進兵成王師,然死傷無數不過無辜。
悵然如是,低語呢喃,“勿有所執…”昔日父子情愫毀於一朝,己之過。視一事為心頭恨,執一事險陷至親。蠢哉。“人懷七情六慾,短處各有,何處賢達聖人,小人之說亦有緣由。標榜之人,雖有隨從,然名不正言不順,無義之師是也。”
公主李念倆
雙目失神,魂飄八荒。聞之道盡,雖不知所言俱細,對曰“君實卓見。”明燭高照,恐時過日夕,念及早歸,“人雜,恐兄陷龍陽之說,請退。”
起座,髀骨酸脹,然步姿穩而不沉,翩翩如俠。臨階忽止,少俠不動武同書生何異?挑眉朗聲,“與君立約晦日會與家府,比劍拆招。兄勝不足奇,郎君自會討戰。若餘險勝,兄比見笑宗親。噫,應否?”
皇子李墨燁
且聽風高呼嘯,衣玦翻飛,立帝京之巔,俯瞰萬世。既拌白麵小生,於禮作揖,“妹妹顧慮甚是。如此,便退。”
拂袍端坐,聽那人漸行漸遠。頃刻停步,聲音且至。“不過聲名,如何在意。妹妹之意願,我定當奉陪,擇日便去拜訪。”
握劍鞘,立天地,至東陽起。泫親王侍妾樊枝然
正值半夏,光景繁盛,接連下了幾日細雨,難得今兒個放了晴,撐頭而笑。
青色襦裙裹身,上繡一二桃花枝,青絲綰作鬢,桃花紋玉簪插入鬢,攜了一身春意臨了靜蘭殿。
端了一副文靜賢淑的模樣,做足了教人挑不出刺的規矩,折了柳腰,唱了一曲“樊氏予您安吶。”
我啊柔夷指了指丫頭拿的東西說“我可是給您帶了個好東西來呢。”
嬴淑妃嬴懷兒
——那刺目的光透過伸開的指縫流過細碎的影,拳不住的時光之痕,俏麗的眉眼漸去盈盈,雕出一尾纖細痕跡,執了粉黛用心補去,眼尾的一抹嫣紅不再斑駁,抬眸挽袖,華髻高挽,她依舊如此模樣,似經年留影,故人依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面前人的模樣總歸是像那個人的,意的美張揚在每一寸肌膚,眼角眉梢總能讓人尋到些許故人模樣,看著她,就彷彿舊人未去,依稀從前
——聲音放輕了許多,太久的宮事所歷給予的溫婉賢淑,德昭內幃,在嬌俏的面容前總是顯得蒼白了
“本宮這裡沒那麼多規矩,自在些,就如同在府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