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他望著卷冊,默唸了一聲,忽然回想起了那個人。
那個行走于山澗之上的少年,一襲黛色的布衣,青色髮帶,面目清俊,身姿挺拔。
他是從山坡上一條極為崎嶇陡峭的小路上一路賓士下來的。
那條路是沿著一座山頭蜿蜒而下的,別說是騎著馬了,就連人徒步走過都有因為陡峭而略顯吃力,若是腿力不好,身法又不夠敏捷的人,怕是要手腳並用了。
一般人斷然是不會放著大路不走,偏偏去選那條路,更何況是騎在馬上了。
可他似乎是趕時間。
單手持著韁繩,馭馬從山頭之上呼嘯而下,那馬當真聽他的話,拴著他手中韁繩的牽引,每一步都踩的結實,下山如飛,大有如履平地之感。
他就如此直接地從側路上,忽然闖入了他的視線,險些驚了他的馬。
少年見狀立馬勒住韁繩,他茫然地望了他一眼,不由皺了皺眉。
只見面前的少年連忙在馬上躬身致歉,輕聲說:“實在不好意,在下有急事,衝撞了先生。”
他似乎並沒有認出眼前的自己,調轉馬頭,便要向著便向前路飛奔而去。
劉徹只覺得這眉眼似乎是認識的,轉眼思忖了片刻,便不自覺地試探地喊了一聲。
“衛青。”
眼前背對著自己的少年身子一僵,忽然停下了將要離去的步伐,疑惑地回過頭來。
劉徹這一次才看清了他的面容。
稜角分明的面龐,俊俏卻不著一絲女氣,鼻樑英挺,一雙彷彿凝聚著星月之輝的眼睛疑惑地望著自己,微微輕顰的眉眼清秀俊美,渾身流淌著一種溫衡內斂的氣息。
若不是看到了他方才騎馬下山,身手矯健,英姿勃發,劉徹當真是不相信眼前早已收斂鋒芒,看起來寧靜又儒雅的少年,竟然有如此好的身手。
他怔怔地望了他片刻,又一次調轉了馬頭,朝著他拜手道:“先生怎知在下的名諱,敢問先生是……”
劉徹心中不禁輕笑,人的感覺還真是有趣。
他只是在韓府時,韓說告訴他不必為騎馬飛奔而去的阿鸞擔心,衛青已經騎馬去追了。
他顯然是不熟悉路,耽誤了一些時間,這才與自己在這山澗之中撞上。
只不過匆匆相視一眼,他便感覺,此人或許就是那個衛青。
那個她心中的乘蔭喬木,她想要與其之子于歸之人。
為了他,她甚至拒絕了身為君王的自己的照拂。
劉徹仔細打量著眼前人,恍然覺得自己原本的輕蔑孤傲的成見當真是有些可笑了。
眼前衣著簡樸,不露絲毫的鋒芒的少年,溫衡如一塊懷袖美玉。
他沉靜的眸子中似乎蘊藏著一汪波光粼粼的寧靜湖水,彷彿他目光所過之處,便能拂去一切的不安躁動,不知為何,竟讓他這個“情敵”也生不出任何反感的情緒來。
“陛下若是喜歡子夫,姐姐可否請陛下,連帶她的弟弟一併提攜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