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章 采采芣苢,薄言採之。

然而田蚡卻向王太后舉賢,認為魏其候竇嬰德才遠播,才是出任丞相的不二人選。自己出任太尉,位列三公,卻也得了美名。

在劉徹的印象中,自己的舅舅一直是主張大興儒法的,這點也前丞相竇應的主張不謀而合。二人曾一為丞相,一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輔佐於他。

後因趙綰王臧之事受到牽連皆被革職,任命柏至侯許昌當了丞相,武強侯莊青翟當了御史大夫。竇嬰、田蚡從此以列侯的身份,閒居家中。

劉徹本以為,田蚡與竇嬰應在此事上本應站在同一陣營,對抗許昌與莊青翟這些太皇太后的心腹大臣,卻未想到他居然也站在主和一派,與主戰的魏其候竇嬰公然叫起來板來。

這並非是劉徹想要的效果。

周圍議論紛紛而起,皆為贊同之音。許昌與莊青翟也鬆了一口氣,微微相視一笑。

“武安侯在家賦閒久了,怕是這國之大事,聞說的也少了吧。”劉徹有些失望,轉眼望向一旁的竇嬰:“魏其候,你也來說說吧。”

魏其候竇嬰頷首出列,峨眉高揚,全然不將身邊方才所言之人放於心上,只見他手執玉笏朝著劉徹拜道:“方才御史大夫莊青翟談到,七國之亂時,東甌國曾不識時務加入了吳王劉濞的陣營。但東甌王最後來又誘殺劉濞,投誠有功,就連先帝都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卻多有賞賜。此次閩越國忽然發動了對東甌國的戰爭,其背後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吳太子劉駒,見其父被東甌王所殺,潛逃後一直藏身於閩越,以上兩點看來,若我漢廷對東甌此番求助不聞不顧,一是有失我大漢威儀,恐使周境小國以後更難又歸臣之心,二則置先帝遺業不顧,實為對先帝不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魏其候話音剛落,武安侯田蚡立即出聲回應:“魏其候說道先帝,那老臣倒是想到了高皇帝。高皇帝時,那裡便是蠻荒一片。高皇帝也認為越人斷髮文身,毫無禮教可言,且反覆善變,時有不臣之舉。南越地處遙遠,秦末時,也早已放棄了那塊土地。越人之間的紛爭不斷,既然是不隸屬我們的國土,自然也不應該由我們去管了。”

朝堂之上氣氛變得詭譎了起來,莊青翟與許昌二人皆頷首微笑,以待魏其候孤身舌戰群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有趣場面。

劉徹蹙眉望著竇嬰沒有接話,心中也不由有些忐忑起來。

“臣不同意武安侯的觀點。”忽然一個聲音在群臣之中炸響。

一位玄端緇衣的青年男子昂首走出,眾人皆側目而視,原來是中大夫——嚴助。

“臣以為,我大漢國力強盛,歷代帝王盛名遠播,恩德廣覆,自然不可與暴虐的秦相提並論。何況,秦時劃天下為三十六郡,東甌隸也屬閩中郡,又怎麼能說秦對那裡置之不理了呢?秦二世失節,氓吏揭竿而起,秦連自己的都城咸陽都自顧不暇,有哪裡管得了南越的事情。如今我大漢國運昌盛,惠帝三年時,便立騶搖為東海王,建都東甌。東甌本就已是我漢邦的屬國。我大漢作為大國,理應彰顯大國的風範,給予這些附屬小國以庇護,如此才可天下歸心。臣以為,漢邦應援手相助,救東甌脫困。”

嚴助鏗鏘之言,甚是合了劉徹的心意,正要開口,卻又被丞相許昌打斷。

“嚴大夫說的輕巧,越人居住的蠻夷之地,若是漢廷大舉興師南下,別說軍費一日千金,就說南越的地形複雜,叢林密佈,恐也非我漢軍所擅。此事太皇太后若是知道,定不會答應。”許昌說罷,朝向劉徹一拜:“我大漢乃禮儀之邦,人民期盼和平。陛下登基不久,便因為南越小事便以虎符興師討伐,恐有違民意。”

“民意?”劉徹冷哼一聲:“匈奴肆掠寇邊,我漢邦怒不敢言,如今面對小小的閩越,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嗎?”

“陛下,既然是廷議,臣等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了,既然各執一詞,不如奏呈於太皇太后,由她老人家做個決斷。”御史大夫莊青翟言道。

“老太太這幾日都已起不來身了,怎麼這朝廷的事情,離開了老太太,就都轉不了了嗎?你們平素也都是這樣去叨擾她老人家的嗎?”劉徹睥睨了一眼莊青翟,望了一眼沒於人後,沉默不言的少年:“衛青,你說說你的想法?”

眾人側目,少年微怔,猛然抬頭來,與殿上之人的目光越過宣室朝堂交撞了片刻,又連忙低下頭去,出列叩手道:“卑將只是一介武夫,陛下讓卑將旁聽各位大人的真知灼見,是對卑將的提攜,青受益匪淺。但國政之事,恐卑將難以輕言妄議。”

列中幾位老臣輕瞥那少年,竊竊私語了起來。。。。。

“怎麼他也配在宣室殿議論政事嗎?”

“靠女人的裙帶子爬上了來的,自然是待遇不同。”

喜歡一舞長安請大家收藏:()一舞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