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章

麻洪昌喘著氣,他比聞瑎還要矮上一點,配著他有些胖乎乎的身材,憨態可掬。

一刻鐘前,他還在家裡用著早膳,誰想到這縣令居然來得這麼早,他隨意扒拉幾口就跑到縣衙了。

聞瑎早已不是前幾日刻意的淩亂打扮,她身上是京城裁衣鋪兩身定製的冬裝,與宜新縣的冬日裝扮雖無過大差別,但細枝末節處的風格卻截然不同。

讓人一看便知,此人不是本縣人。

麻洪昌微微抬起眼簾,對著聞瑎鞠了一躬,又試探性地問道:“您,可是這宜新的縣令?”

聞瑎拱手回禮,語氣平淡,看起來就像是那種繁文縟節一絲不茍的型別,完全一副初出茅廬的模樣。

她不著痕跡地打量著此人,緩而開口:“正是。”

他心思轉了幾個圈,表面依舊一副恭敬垂眉的模樣。

“大人,您來得可真快。正逢新春佳節,現在咱們縣衙的其他官員還都在家沒來呢。”

那麻洪昌的一下子變得熱情起來,擁著聞瑎進入縣衙大門,進入內堂。

“麻縣丞,有勞了。”

聞瑎將任命文書和檔案拿出,麻洪昌雙手恭敬地接過來,小心地開啟比對。

當他看到聞瑎乃是今年的探花時,手突然顫抖,小心抬眼看了一眼聞瑎。

奶奶個腿,他還以為此人是個三甲小進士,沒想到居然是一甲探花。老孃啊,他活了大半輩子,也沒見過一個。

“聞大人,下官已經吩咐人去請咱這縣衙的其他人了。要不我先帶您熟悉一下咱這裡。”

聞瑎:“也好。”

等兩人前前後後把這縣衙逛了個遍,最後來到了大堂。全縣幾乎所有的要案、命案都會在這裡審理。因此,這座大堂不僅是縣衙署中最為宏偉的建築,也是最為重要的建築。

聞瑎抬眼一瞧,進門的牌匾上寫著“親民堂”,她緩緩垂下眼皮,想到年前她剛到這裡看見的那名被扔到地上的老農,扯了扯嘴角。

親民,親民,還不如叫厭民合適。

麻洪昌滿是激情的聲音在一旁介紹著。

縣衙大堂坐北朝南,光線敞亮,高聳威嚴,五楹廳堂,中間三楹則是訴狀公堂。

這公堂楹柱上懸有一聯曰: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1]

大齊幅員遼闊,一縣之長,雖是正七品,官也不大,但確確實實是一方百姓所仰仗的父母官。

而縣令優劣直接影響黎民百姓存亡,也關系國家興衰,宜新縣作為臨近邊關重地的縣,本應該更加具有憂患意識,以身作則,為民服務。

可聞瑎看著高堂明鏡四個大字高懸大堂之內,她的臉上掛上了略帶嘲意的笑,轉瞬即逝。

麻洪昌語氣激昂地介紹著宜新縣衙的情況,一副與有榮焉的自豪感,他洋洋灑灑說了近一刻鐘,愣是沒說到任何關於聞瑎近幾日在宜新縣發現的問題,反而含糊其辭,若是聞瑎在此之前不曾細探,恐怕也被這頗為滑頭的縣丞騙了過去。

麻洪昌觀她面容年輕,又這副初出茅廬的模樣,即使是一甲第三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