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章 宴飲前後3(1)

明蘭側頭不語,關於分家,這裡頭的隱情她也是最近才知道。

當初庫銀案發,顧家老太公眼看山窮水盡,生怕全家覆滅,所以趕緊把家產分了,好歹能藏下一些是一些,誰知幾個月後白氏進門,大禍消弭於無形,長子顧老侯爺又常年戍邊在外,所以四房和五房依舊住在侯府;待顧老侯爺回京後,分出去另過的事也沒再被提起。

正當此時,始終微眯著眼楮聽戲的盧老夫人,忽而發話了,她有氣無力的哼哼︰“唉……老婆子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你們這一說話,我就連唱的是什麼也聽不出了。”

四老太太鬆了口氣,趕緊道︰“都是我們擾著您了。”然後狠狠瞪了眼炳二太太,臉上裝笑,重重道,“你們別多嘴了,趕緊聽曲兒!”

這般一來,廳內這才靜下來;明蘭暗暗搖頭,嘆了口氣,轉頭去望著那水上蓬萊般的曲亭,不再理會她們,自顧自靜下心來好好聽賞。

因不曾搭有戲臺,是以女客們大多點的都是文戲段子。

盧老夫人點了《單刀會》的‘訓子’一段聽說她那年逾五十的兒子最近不大乖),太夫人點的是《東窗事發》的‘歸案’一章講的是婆媳妯娌先誤解後和好的故事),王氏點了《琴臺記》中的‘還珠’丈夫在沾花惹草無數後終於認識到妻子的好處,洗心革面,夫妻恩愛白頭),然後旁人也都陸續點了自己喜歡的曲目。

其中點選率最高的莫過於《琉雲翹傳》,好幾個女眷各點一段,明蘭略略一算,幾乎把整出《琉雲翹傳》都點齊了。

這出戲自前朝起,近百年來始終盛演不衰,女眷們尤其鐘愛。

劇情概要如下︰話說某朝中期,一位名妓因緣際會結識了一位少年探花郎,兩人雖貴賤殊途,但卻一見如故,傾心相愛;後探花郎雖將名妓贖身並入了良籍,然家門容不下煙花女子。這名妓倒也剛烈,直接留信出走,並勸探花郎另娶高門淑女為妻。

探花郎遍尋愛人不得,只得從父母之命,多年後,新鰥的探花郎被點為巡邊御史,於邊疆巡視之際恰遇羯奴大舉進犯,探花郎率領軍民極力抵擋,然敵眾我寡,眼看援兵遲遲未到,就要城破身死,探花郎都已把劍架在脖子上了,這時忽然羯奴中帳大營大亂;探花郎抓住時機,趕緊吩咐守城官兵趁機急襲,果然得手,危機自解。

戰後清點才知道,原來是一女子斥重金急購了五百牛羊馬匹,然後於尾部點上火,效仿田單的火牛陣,讓牲口群從毫無防備的羯奴後方沖過去;探花郎見疑,細細打聽之下才知道,這女子赫然就是那名妓。

最後當然是大團圓結局,才子佳人琴瑟和鳴,白頭偕老,兒孫滿堂。

這故事很爛俗,但卻很動人,因為這出戲是真有其事,講的是前朝一段奇緣。

那探花郎姓高名覃,乃江左名門子弟,他少年得志,十六歲就科試簪花,先後輔佐了三位皇帝,一生大起大落,福澤百姓無數,後被錄入正史《名臣傳》。

而他的妻子更傳奇,因為,她的確是秦淮河畔的歌妓出身,後世稱之為‘琉璃夫人’。本來嘛,這樣不大好見光的身份,就算瞞不了當時人,好歹在書面上做些文章,糊弄一下後人也好,偏偏這位高夫人實在太有名了,而他們的事情鬧的也太大了,就算正史上不寫,野史上那也是鋪天蓋地。

——這時,八角亭那邊忽響起一陣輕鼓,由緩至急,四個樂工一起十指疾撥三絃,如泣如訴,若滿地瀉珠,驚心動魄,明蘭抬眼看了看身旁的朱氏,再看看幾位妯娌,只見她們都是一臉激動心醉,明蘭知道,最精彩的一段來了︰

高覃從邊城回家苦求高堂,雙親終於同意納琉璃夫人進門為妾,誰知琉璃夫人不幹,她對著情郎嘆了口氣,說了一句名言︰“吾愛汝甚,然吾也愛己甚。”

她說,她受了半輩子的白眼輕視,脫了賤籍後,已決計後半輩子挺起脊樑做人了,是以開作坊,招學徒,經商行賈,已經替自己掙下尊嚴的生活,並且她現在過的很愉快。

高覃堅決要娶她,江左高家卻死活不答應,這件事鬧的天下皆知,連市井街坊都熱衷談論;最後,高覃毅然放棄似錦前程,棄職去餃,還被高家開除宗祠,趕出家門。<a ." target="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