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三三章 八仙桌上坐“八仙”

“你說你怎麼認識這麼個人?”

白蒔芳眼珠轉了轉:

“我們以前不光常在工字廳一起拍曲,重華兄是大我一屆的學長,我們有時候會在一起上課,重華兄才華橫溢,不光崑曲唱得好,詩也寫得好,在學校很有名氣。”

周曦沐一臉的不可思議:

“你還誇他?你沒看他剛才那個表情嗎?就好像是在說一朵鮮花插在……”

白蒔芳挽著周曦沐的手緊了緊:

“曦沐,你誤解他了。重華兄雖有孤高的一面,但其實是個性情中人,你只要跟他多交往,就一定會對他改觀的。”

周曦沐沒有接話,他的注意力完全被眼前這幢特別的宅院所吸引,在門外的高牆遮擋下,周曦沐完全沒有想到院內“別有洞天”。走到天井的正中央,周曦沐好奇地四下張望,王守泰的住處是傳統的雲南民居“一顆印”,雖然整體格局有點像是北平的四合院,實際上卻有很大的不同。

這個院落是典型的“三間兩耳倒八尺”的格局,正房有三間,分上下兩層,兩廂為耳房,門廊和正房相對,又稱“倒座”,進深為八尺,正房、耳房和門廊合圍成一個四方院落,整體形狀如同舊時官印,故稱“一顆印”。四周寬大的屋簷相互錯開,以一個很大的角度向內傾斜,彼此交疊,互不交接,中間留出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天井。

在屋外的時候,周曦沐覺得四周院牆高聳,進了裡頭卻發現沒那麼高了,原來房舍採用雙坡頂的構造,向外的屋頂短,向內的屋頂長,這樣的構造可以有效地防風防火,還能遮擋住猛烈的日光,高牆小窗遮擋風沙,私密又安全。

王守泰在中間的正房宴客,房屋甚是寬敞,屋當中早已擺好了宴席,席間坐了三人,周曦沐認識浦江清、陳盛可二位先生,他們都是西南聯大的同事,還有一人周曦沐並不認識,他年過不惑,身材清瘦,面龐清癯,顴骨高聳,眉目深邃,一雙眸子晶亮無比,甚是有神。見到來人,三人都站起身來,席間和周曦沐關係最近的便是浦江清先生了,他額頭很高,鏡片後面的一雙眼沉靜如水,藏著深沉的笑意,他走到周曦沐和白蒔芳身邊為他們一一介紹:

“曦沐、蒔芳,盛可兄不必多說了,咱們谷音社的老社友了,當年俞平伯先生創辦谷音社的時候他就在了。這位是楊蔭瀏先生,他的來頭可大了,十二歲就入了天韻社,成了吳畹卿先生的高徒,他不光唱得好,笛子更是一流,‘楊笛子’那可不是白叫的!”

楊蔭瀏笑著擺擺手:

“江清兄,你快別誇我了,江清兄你可是得了吳梅先生和陳延甫先生的真傳哪!”

聽了這話,張充和的眼神閃過一抹悲傷,其他的人都在熱鬧裡,卻被白蒔芳敏銳地發現了。堂屋當中擺了一張八仙桌,此時眾人的目光都被桌上豐盛的飯菜所吸引,感謝主人的殷勤招待。周曦沐不禁在心中暗暗感嘆,已經許久沒有看到這麼豐盛的席面了,各樣菜色擺滿了一桌子,有時令春菜,有宣威火腿,擺在最中央的是一道甲魚,在甲魚湯的兩邊分別擺著紅燒和清蒸的兩道魚,令人垂涎欲滴。

八仙桌四邊各放了一張條凳,王守泰安排眾人一一落座,周曦沐和白蒔芳同坐,陶光與張充和同坐,浦江清與陳盛可同坐,楊蔭瀏與王守泰同坐。

見來客皆已坐定,王守泰笑道:

“今日這八仙桌上剛巧坐了‘八仙’哪,實在是難得了!”

周曦沐拱手道:

“小生不才,濫竽充數了。”

大家聽罷哈哈大笑起來,接著王守泰好像變戲法一樣捧出一罈酒,從酒罈上褪色殘破的紅布便能看出這酒很有些年頭了。

“這花雕是人家給我的,一共給了我兩壇,說是特意從紹興帶過來的,我一直沒捨得喝,難得各位曲友遠道而來,敝宅真是蓬蓽生輝,這宅子已經許久沒有這麼熱鬧了,咱們今日一醉方休!兩位女士還請自便,大家盡興就好!”

喜歡剛毅堅卓的他們請大家收藏:()剛毅堅卓的他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