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六章 父子雙簧

李淵在誅殺王威、高君雅之後,在太原郡招兵買馬了兩旬,得兵數萬,亦完成了造反準備,終於決定扯旗了。

十一月五日,李淵在晉陽城設起義堂(亦稱號令堂),將軍隊分為三軍,統稱“義士”。裴寂等尊稱李淵為“大將軍”。

十一日,李淵在晉陽城建大將軍府,自稱唐公,以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率左軍;以次子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率右軍;以四子李元吉為姑臧公,統率中軍。以裴寂為大將軍府長史,劉文靜為司馬,殷開山為掾,劉政會為屬,長孫順德、王長諧、姜寶誼、楊屯、劉弘基、竇琮為左右統軍、副統軍。

至此,李淵完全打響了造反的號角。

不過李淵聽聞黃明遠已經率軍征討劉武周的叛亂,心中擔憂。他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務必要儘快西進關中。

十一月十五日,李淵在晉陽宮城東的乾陽門街軍門前豎旗誓師,誓文中歷數了隋煬帝楊廣的種種罪惡,宣佈要“興甲晉陽,奉尊代邸,掃定鹹洛,集寧寓縣”。並任命四子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郡守,讓其留守晉陽城,並以竇抗第三子竇誕、大將軍府屬劉政會、鎮北將軍府長史宇文歆等人留守晉陽。

晉陽城堅,且糧儲豐富。李淵留兵兩萬,並組織青壯萬餘人守備,就是為了給他南下爭取更多的時間。

甚至為了安定軍心,他把十三歲的兒子李元吉都留在了晉陽城內。

但這些人都是消耗品,若是能守住晉陽城最好,若是守不住,也沒有辦法,只能儘可能地爭取時間。

十六日,李淵親率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及甲士四萬人自太原郡揮兵南下,直指關中。

唐軍進軍迅速,十六日起兵,到了二十一日便攻破了西河郡,郡司法書佐朱知瑾等人投降,唐軍生俘西河郡丞高德儒。高德儒不降,被李淵下令誅殺。

二十五日,唐軍兵至賈胡堡,距霍邑五十餘里。在這裡,他們遇到了第一個攔路虎大隋虎牙郎將宋老生。

霍邑是雀鼠谷的南頭,地形險要。

宋老生屯兵六千,駐守此地,據險而守。

此時寒冬已至,到了二十八日,終於降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寒風呼嘯,雪花紛飛。

唐軍冒著大雪,沿小路趕到霍邑城下。

唐軍叫陣,宋老生也不是傻子,這種情況下,只要守住霍邑,唐軍必然會因為嚴寒而不得不撤退,又何須出戰。

因此宋老生命麾下緊守不出。

李淵命劉弘基上前挑戰,可還沒到城前,便被一群箭雨逼退。劉弘基不得不狼狽退回。不過劉弘基也有辦法,他在軍中找了十多個嗓門大的,對著霍邑城頭叫罵,什麼汙言穢語都有,把個守軍氣的七竅生煙。

不過宋老生看出了這是誘敵之計,任憑唐軍罵破大天,他也不搭理。

唐軍罵了一天,口乾舌燥,一無所獲。

眼看誘不出對方,李淵乃下令強攻。但是效果出人意料,這麼大的雪,城牆上盡皆冰凍,士兵根本無法攀越,攻城數日,卻是損失慘重。

造反之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鬥志昂揚,期盼著造反成功,加官進爵,封妻廕子,但現在進展不順,不少人激情退去,開始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