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章 血戰同安(一)

只是今日,作為三軍總指揮,面對群敵,他心中的確是壓力巨大。因為他不僅僅是一個人,其一舉一動,還關乎著這兩萬軍隊和滿城百姓的生存。

楚軍兵臨城下,黃維烈的反應很快。

他以杜伏威鎮守壓力最大的東城,因為城東便是皖水,楚軍的戰船可以直達城邊。而闞稜則鎮守壓力亦重的南城,這裡將要面對楚軍的主力步兵。西門君怡鎮守北城,守護的是眾人突圍的通道。王雄誕鎮守西城,指揮的是同安郡兵,實力最弱。

除此之外,黃維烈還留了三千人馬為預備隊。

若不是軍中騎兵實在太少,不過數百騎,留在城外發揮不了多大作用,他一定還會派騎兵在城外遊弋。

至於李遂恩,則指揮城中青壯,負責後勤工作。

“諸位,今日一戰,事關同安安危。你們多是同安子弟,我們今日守衛的,是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父老鄉親。我知道城外敵軍多如山海,諸位如要投降,可即出行,我絕不會阻攔。可諸位若不走,便得和我同仇敵愾,萬眾一心,戰至城破人亡,一死方休!”

黃維烈滿臉肅殺之狀,說得毅然決然。

無論是杜伏威還是李遂恩,都緊繃著雙臉,黃維烈雖然稚嫩,卻讓他們感受到力量。

城外的楚軍很快發起了攻擊。

對於林士弘來說,這是勢在必得的一擊。

林士弘和操師乞造反比較晚,在杜伏威面前都算後輩。不過二人佔了大隋在江南地區無強兵的便宜,自橫空出世,便勢不可擋。此時林士弘的地盤橫跨江海,地廣十餘郡,整個長江以南,也就只有蕭銑能和其相比。

林士弘能做到如此,如何不驕傲。

所以林士弘大軍前來,根本沒有把小小的同安郡看在眼中。

林士弘在攻城之前,先派遣了使者前來勸降。林士弘還算有誠意,給李遂恩許諾了舒州總管之位,封國公,當然若是李遂恩願意,也可入朝擔任一部尚書。

林士弘自覺已經是仁至義盡,以前俘虜的隋朝官吏,他可盡是誅殺殆盡的。

現在林士弘稱了帝,知道不能再跟草寇一樣,亂殺一氣,治理國家也需要人,所以對於之前的隋朝官吏才算優待起來。

黃維烈見了楚軍的勸降使者有些想笑,直到現在,林士弘還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敵人是誰。

黃維烈於是讓李遂恩好好接待了楚軍使者,答應投降,只是要準備幾日,然後讓人將其禮送出去。

林士弘真以為李遂恩要投降,也不著急,便同意等兩日。

可是隻見日子一天天過去,卻始終不見李遂恩出城投降。林士弘屢屢派人入城,李遂恩就是口頭答應,始終不出。

這樣的日子一直延續到三月十日,林士弘終於意識到被李遂恩給騙了,惱羞成怒之下,遂下令全軍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