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要求並不高,但是他們也是人,也想知道政令之下,他們去做是為了什麼,有什麼用。
“百姓不一樣了!”金陵城外,樗裡尋帶著官員們微服私訪,走入民間。
“哪裡不一樣,說不清楚,但是感覺變化很大。”左單猶豫了一下,他也看到了百姓的變化,在告國民書下達之後,整個大秦的百姓的精氣神似乎都有了變化。
“他們眼裡有光了!”樗裡尋仔細的觀察這百姓的變化。
以往的百姓只知道官府要求做什麼,他們就去做什麼,也不會去想這麼做是對是錯,有利還是有害。
因為他們對官府是有畏懼的,所以逆來順受,長久之後,眼裡的光都消散了。
但是扶蘇的一道告國民書,讓百姓知道,他們也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大秦與他們同在,大秦在蓬勃發展,在試著為他們尋找出一條通往富裕繁榮的路。
而這一切需要他們一起去參與,陛下與他們同在,哪怕是錯,大秦與他們一同承擔。
這讓百姓對生活也就充滿了希望,充滿了嚮往,曾經失去的光,重新回到了他們的身上。
“大秦是年輕的,而百姓也是年輕的!”左單笑了。
這個帝國不再是自己砥礪前行,而是有著萬民一同抬著前行,哪怕是錯,也一起走,大不了錯了一起扛。
“陛下,做的比我好!”樗裡尋欣慰的笑道。
換做是他,可能不敢下這樣的國書,因為會擔心百姓的牴觸,但是扶蘇卻這麼去做了,而他也低估了大秦的百姓。
“只有敢於嘗試,才會成長,哪怕是帝國也是一樣!”李斯笑道。
他們的秦藍策只是給陛下一個思想,怎麼去做,還是要看陛下自己,但是扶蘇卻去做了,還做的很好。
“這恐怕也是天下第一個敢承認自己會錯的君主,也是第一個敢承認自己會錯的帝國吧!”杜茂笑著說道。
“錯了才會成長不是嗎?”頓弱笑道。
以往他們施行國策都害怕會錯,因此很多想法和其實有一定可行性的政策,都被他們否決,因為不做不錯。
現在,不一樣了,百姓能接受陛下的錯誤,接受帝國的錯誤,願意與帝國一起去承擔錯誤,這才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帝國該有的氣象。
“就讓我們看一看帝國的第一個五年國策吧!”李斯等人都是期待的等著咸陽交上第一份試卷。
同樣的,大秦萬民也在等著咸陽的第一個五年國策的實行,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參與進去。
張蒼和咸陽九卿們都在加班加點的討論,甚至開啟了擴大會議,邀請了各地三老一同參與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商訂。
一時間,天下都在期待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出臺,他們不怕這個計劃會出錯,錯了那就一起扛,陛下會改,咸陽會變,他們將來也會更加富饒繁榮。
終於,十月,扶蘇親自走出阿房宮,在咸陽東市攜百官宣佈了大秦一統以來的第一個五年國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