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三個月過去,天氣變涼,已入深秋。
週末,魏才聖給劉睿陽電話,讓他到家裡吃飯喝茶,老伴惦念他了。黃立工開車送他過去。幾乎每次都是這樣,只要是魏教授喊劉睿陽過去,黃立工自動自覺充當司機。
校園裡高大的梧桐樹,金黃色的葉子飄落在地,走在上面踩的吱吱響。把車子停在家屬院停車場,黃立工拎著禮物,和劉睿陽並肩走在校園小道,走一小段右拐就是家屬樓。
聽到門鈴響,一箇中年阿姨開啟門。這個阿姨在魏教授家幹了七八年,儼然是半個家裡人,對劉睿陽和黃立工不陌生。她張羅著把兩位引到書房。
魏才聖家裡是四室兩廳,一個諾大的客廳硬生生被隔離開,與一間房打通,開闢成一個大面積的書房,書房兩側是整面牆的書櫃,從牆根頂到天花板,裡頭密密麻麻,滿屋子書香。書桌挨著門,上面擺放著材料、圖紙、檯燈和座機電話,乾淨清爽。與書桌相對的,則是連著落地窗陽臺的茶几和椅子。
魏才聖坐在書桌前正在翻閱資料,看到兩人,用手指著茶几和椅子,自己泡茶。黃立工不客氣,開始動手泡普洱茶。師母端著水果過來,一盤車厘子,一盤石榴,石榴細心地一粒粒剝好,都是色澤晶瑩的水果,劉睿陽起身要接過來,師母搶著放下來,伸手按住他,“別起來,坐,坐。”她目光溫和,滿臉憐笑,“你們先吃點水果,飯熟了再叫你們。”轉身離開時,對魏才聖下命令說,“老頭子,先停下來,陪陪孩子。”
無論在外面怎麼折騰,折騰什麼樣子,在她眼裡,劉睿陽大概永遠都是那個的脆弱而倔強的學生。
魏才聖聽話的轉過身,問了問劉睿陽的身體情況。喝了一口茶,話題就直接跳到最新的科研進展,國外在人機結合方面的新突破,有家公司的假肢能從神經電流訊號裡學習人的本能習慣甚至潛意識,去配合甚至增強身體的活動能力。還有一家外骨骼機器人,已經透過美國fda審批,即將上市。
“很讓人欣慰,智慧化的趨勢從黑科技轉移到增加人類生活的福祉上。”
黃立工湊趣,“我也班門弄斧一下,現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大量技術和產品,最早都是軍事和軍工研究來著的。核能什麼的就不用說了,就連微波爐都是軍事研究的副產品。”
“從好的一面說,人類還是渴望和平與幸福的,就算是軍事和武器,最終也會想方設法用在人類幸福上。從壞的一面說呢,人的創造和創新衝動,起源於消滅和征服別人。”劉睿陽補充說。
魏才聖哈哈大笑。
“工業園區破土動工了吧?”閒聊結束,魏才聖開始問正事。
“已經在建了。”黃立工喜色滿面地說。簽署協議後,事多如麻,他大部分精力在推動產業園專案。產業園區很快就動工,動工那天,黃衛東副市長親自過來,跟馬曉濤、黃立工、孔廣華等人,挖了第一個坑。由於是江城市工業一類專案,報批省政府,在製造強國的政策引導以及良好的大環境下,專案審批一路綠燈。甚至是邊開工邊審批。周邊集體土地徵用以及涉及零星的農戶搬遷,政府出面,處理得順利穩妥。與此同時,動力機總廠改造工程也在同步進行。才三個月,園區就初具雛形了。“基建狂魔不是浪得虛名,中國搞基建的速度世界第一,再有幾個月就可以入駐了。”
魏教授點點頭,“公司最近業績咋樣?”
黃立工差點脫口而出說47%。這個已經成為他對外談客戶、企業外交場合的標準數字,但是面前是魏才聖啊。“國產品牌市場,我們已經佔了三成的份額。我們的六軸機器人是國產品牌中應用最廣的。”黃立工老老實實地說。這個比例應該更接近事實。“正常狀況下,毛利在12%左右。”
所謂正常狀況,當然是指提回到原價的情況下。在提價前那半年多,與雄也二手進口機器人在客戶終端的廝殺,所謂毛利也被蠶食的差不多了。
“商業上的東西你們懂,你們自己決定就好。不過,應該是兩條腿走路,不能讓商業影響了研發。做產品需要有前瞻性。”魏才聖的目光像一束微粒子射線,掃過黃立工,落在劉睿陽身上。“你們現在做了哪些創新?”
黃立工不說話,多少有些不以為然,心裡想,企業自然需要對產品進行最佳化和創新,但畢竟不是高校,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企業的創新是要面向市場的,鯤鵬目前面臨的局勢,首要是價效比,最低的價格,能用夠用就好,創新自然也要圍繞著這個戰略。
“我們現在的創新,更多圍繞在應用場景上。”劉睿陽說。
“主要是支援原有演算法的迭代?”
劉睿陽不由挺直了身體,像是回到了課堂上,面對著魏才聖在專業細節上的追問。“老師,我頭疼的也是這個。我們有更豐富更復雜的工業場景和資料,可以很快的迭代,很快就達到比較好的穩定性和精確性,但是場景之間很難穿透。”
“在長期執行下的精度保持性和質量水平,與國際頂尖的相比,執行效率差距有多大?”
“目前,表現最好的應用場景裡,能達到他們90%的水平。”劉睿陽有些臉紅,“還沒有達到國際水平。”
黃立工在心裡嘀咕,鯤鵬機器人這個水平已經可以秒殺一票國產機器人了。“現在的定位是能用夠用,我們在這個基礎上迭代進化。中小企業對機器人的要求和大企業不一樣,它們對價效比要求高於智慧化。”
“科學上的穿透,從來只有兩條路,自上而下,由外而內。”魏才聖取下眼鏡,站了起來,手在空中比劃。“在同一個場裡大量重複,肯定是必要的,能帶來完善和精進,但是很難穿透。”
劉睿陽默默點頭,當年在大學實驗室裡聽過魏才聖語重心長的這番話,如今在這個場景裡再次聽到,才知道當初沒有真正聽懂。不要讓任何人限制你。能限制你的,只有你自己。當年魏才聖用這句話結尾,他一直銘記著。
“你們要有雄心考慮攻克難度大的。比如大型儲罐、船舶製造等這些大型結構,會出現大量角焊縫、圓管焊接的焊接需求。這些焊接位置比較繁雜,也是機器人焊接應用生產中的難點……不要迴圈在中小企業的生產線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