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系統可以投入市場應用?”
在得到石院士肯定的答覆,陸北風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道了一聲告辭,不打擾了,帶人離開的研究所。
對待這種大佬多說無益,給予他們最大程度的支援,勝過千言萬語。
他們不喜與人打交道,只是單純的不喜歡,並不是不會,也不是不懂。
一行人來到隔壁陳立全研究所,特斯拉的電池管理系統已經成功破解。
復刻電池的高效續航,他們手上有這份電池管理技術,並不難實現。
難的是如何避開特斯拉的專利,又能‘借鑑’其中精華技術,轉變為自己的東西。
研究成果也頗為喜人,畢竟有著最終的答案在手,他們只需要順著軌跡與思路,尋找可替代的專利技術。
屬於天火科技自家的電池管理技術,目前進度還算迅速,勉強能達到特斯拉的80%,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陳立全團隊還在日以繼夜的研究,爭取早日達到100%,甚至超越。
山寨超越正版,
一直都是他們的強項。
否則國內的科技發展也不會在短短几十年,追上西方列強。
雖然現在還是落於下風,但也不像幾十年前那樣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已經能看到對方的背影。
追平、超越,既成事實。
那一天不會太久,很快就會到來!
離開的研究所,來到科研大樓。
因為是臨時的辦公室場所,所以工作環境相對來說比較簡約,很普通四四方方的大三層,佔地面積九千多平米。
這裡的研發專案,是天火科技的首款新能源汽車,走高階路線,該專案的總工程師是姜平遠。
合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的教授,曾獲得三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九項省級科技進步獎,市級科技進步無數。
在未來幾年有望更進一步,榮獲國家級院士的殊榮。
他是陳紹傑的授業恩師,姜平遠會加入公司,很大程度也是因為陳紹傑。
合工大隻是211學校,但汽車工程專業,堪稱國內同類學院中的最強存在。
國內汽車行業無數大佬都與這個學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陳紹傑只是這個專業很普通的一名本科生,要是默默無聞也就算了,一旦像現在這樣,成為一家大型車企的管理者,名牌大學的優勢會徹底顯露出來。
在同等條件下,師生情,會成為破局的關鍵。
石先為是,姜平遠同樣也是。
陸北風面帶禮貌微笑,詢問:“姜總工,新能源汽車設計的如何?”
石先為陳立全兩個團隊是為了某項技術進行研發,而這裡是統籌,負責汽車的整體構造,還有外形設計。
姜平遠點頭回應,喚來助理,拿過兩份汽車的檔案圖紙遞交給陸北風。
“我們設計兩款汽車,一款是純電動型別,還有一款是油電混合型別。”
“純電汽車我們打算裝載嚀德時代最新型的三元鋰電,再搭配公司的電池管理技術,續航能力可以達到510公里左右,但鋰電的弊端很明顯,畏懼極寒天氣。”
“油電混合型別汽車,或許是下一代電池面試前的主流新能源車型。”
“但有一個問題,內燃機!”
“國內目前的內燃機技術,遠遠比不上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