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銅器的對稱性,在殘缺相對應部位,用一稍硬紙片劃出大致輪廓,剪下紙樣,貼在與其壁厚度相同的銅板上,剪出形狀。
燒紅後炮打,多遍打成。
或者利用高分子材料,對補配部位進行補配,是當今修復工作中常採用的方法。
先翻矽橡膠模或石膏模,再以樹脂作型,補配在殘缺部位。
玻璃鋼補配分層做,內外層中間以銅絲網或尼龍網眼部做襯,可以加筋硬撐不易變形的作用。
想在修復基本採用銅質修補劑,使用中不流淌,固化快,固化後沒陷坑,易於表面刻紋,銅金屬色,效果很好。
銅補劑幹後,先打磨機打出大形。
然後用各種粗細砂紙,細細打磨平整直至光滑。
參考周圍圖案,先鉛筆畫出缺失圖案,再用打磨機勾勒出圖案紋飾。
在這裡,還需要作色,也就是上鏽。
傳統方法進行作色,一般都是使用礦物顏料。
青銅器補配,有錫鉛、環氧膠、銅補劑等質地的文物表面作色。
可以採用這一種方法,主要用比較黏稠的漆片調製的蟲膠加各種礦物質顏料,進行分層點撥做鏽色。
還可以先做器物皮殼,最後採用點泥法做斑駁琳琳的鏽層。
常用的礦物質顏料有土黃、石黃、松煙、群青、鈦白粉、紅土子、砂綠等20餘種顏料。
再就是做舊過程,也是有所不同的。
做舊前,先要用細砂紙,將補配的表面打磨光滑平整。
再用脫脂棉蘸三氯化鐵水溶液,該物為塊狀黃色藥品。
先用水泡成液體裝在瓶內,有腐蝕性,注意不要濺在衣物上。
塗抹在補錫的表面之後,塗抹後會立馬變黑。
然後用脫脂棉蘸清水,把器表多餘液體擦乾。
待幹後,排筆塗抹一層蟲膠汁,增強器表顏色的附著力。
礦物質顏料,可以研磨細一點,再用瓷磚作為調色盤。
第一遍色,先在瓷磚一角放上一點砂綠色。
再加上少許鈦白粉與群青色,滴上蟲膠汁調和成淺綠色。
用排筆在器物表面上,塗抹二遍,顏色要均勻塗滿。
一定要注意塗一遍等幹後,再塗第二次。
然後再調灰白色,用松煙加上一點太白粉。
用牙刷蘸上色汁,一手拿著蘸色汁的牙刷。
另一隻手拿調刀撥動牙刷,將顏色撥彈在作色的地方。
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褐紅色、土色、藍綠汁進行作色。
根據周圍顏色的底子,調出相近的色汁彈撥散點,一種顏色撥完。
要等其乾燥後,再做另一種顏色。
顏色之間,要相互疊壓自然協調。
既然有了上色,那肯定還需要做舊,傳統的做舊方法就是土鏽法。
這種上鏽的方法,更是各種各樣。
一般是將細黃土,用清水調製成稀泥漿,再用牙刷沾上泥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