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庭暉起身,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帽子。
“夜深了,我就不打擾蘇姑娘了。”
香閣的門開啟,俊美無儔的弱冠郎君從裡面理著帽冠走了出來,他步履略有幾分踉蹌,臉頰上的酒意如同春日裡的桃花。
有人認出他,高聲與他打招呼,他也抬手回禮,因為喝了酒的緣故,比平日少了些利落,卻又是一番說不出的風流寫意模樣。
“今日著實有了酒意,改日,改日各位去盛香樓,我定與君暢飲。”
幾個正商量如何落筆的書生看見他,再轉回去寫詩句,原本的壯志躊躇竟歪成了桃花、春水、柔風。
遠道而來的名士身邊伴著美人正坐論魏晉風流人物,瞥見了扶樓而下的少年郎君,還以為是自己嚮往之情驚動幽冥,讓舊時風流重臨人間,只說不明白是潘安、何晏還是衛玠。
將手搭在欄上,羅庭暉將一個錢袋遞給迎上來的老鴇:
“春風生燥,一點銀子給柔水閣的姑娘們添杯茶。”
“羅東家您願意來,那是春風帶雨,將柔水閣上上下下都顧及到了呀!”捏著錢袋的老鴇笑得花兒一般。
一手撩起袍角,羅庭暉向大門外走去,路過一桌,見兩個柔水閣的少女正看自己,他也笑著對她們點了點頭。
被兩位姑娘圍坐在中間的男人輕聲問道:
“這就是蘇娘子今晚見的那位羅東家?”
“對,他就是盛香樓的羅東家。”目送了貌美郎君的小娘子面上有幾分羞意,“前年挽琴姐姐在官家獻藝出了差錯,全靠羅東家相助才沒被責罰。去年他又幫了錦羅姐姐,真是極好的人。”
問話那人點了點頭,再看一眼柔水閣的二樓,將此事默默記下了。
維揚城中沒有宵禁,入夜卻是不能騎馬的,單手牽著馬羅庭暉一路緩行,過了清平道,又過安樂橋。
將要走出南城的時候,羅庭暉停下腳步,循著油香味傳來的地方看過去。
一家小小的攤子支了口油鍋,油鍋上面有個蔑片兒編的簾子,簾子上整整齊齊擺著幾個炸成了金黃的油端子。
油端子是維揚百姓常吃的小吃,蘿蔔絲揉去了些汁水後拌入蔥花,用略寬竹筒做模具,舀一勺麵糊進去,抓進一把蘿蔔絲,再倒一勺麵糊蓋住,沉入油鍋裡慢炸,過了片刻,炸到脫模浮起,香味兒也就飄起來了。
因為形狀像是稱賣醬油、醋的時候用的端子,這種吃食就被稱作“油端子”。
“客官要不要嚐嚐咱家的油端子?”
賣油端子的是個頭上扎著巾幗的婦人,熱情招呼著羅庭暉。
“勞駕您給我來四個。”從腰間取了一把錢,約莫有二三十文,羅庭暉直接將錢放進了錢笸籮裡。
“哎呀,客官您可給太多了!”
手中牽馬的年輕人只是笑:“您在蘿蔔絲裡放的小野蝦真不錯,油端子炸的火候也好。”
“哎呀,客官可真厲害,這小野蝦是我家閨女在水草圍子裡下簍子抓的,看著小,吃著鮮嫩,殼子都是酥的。”
說話間,四個油端子已經從油鍋裡浮起,藉著橋頭的燈光變得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