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教林千秋他們的數學老師就是一個習慣念分數的——叫名字、念分數,一個個學生上講臺接過試卷。
到了林千秋的名字被念出來,老師多看了她兩眼。
“林千秋,非常好,這次是100分...大家要向林千秋同學學習,從她最近的作業就能看出來,是有很認真學過了。所以只要肯努力,即使是後進生,也不是沒有提升的機會的。”在‘數學’這一科上,林千秋之前還真就是後進生。
林千秋高興地接過試卷,果然卷面上都是一個個紅通通的圈圈,一個√都沒有(日本老師判卷的方式,正確的就畫圈圈起來,錯誤的才打一個√標記,半對則是三角形)。
“誒!真的好厲害!”林千秋一路從講臺上走下來,還有離得近的同學站起身湊過去看。
其實這次小測的題目真的挺簡單的,在林千秋的卷子發下來前就有4個滿分了,之後估計還會有。這樣一看,似乎滿分也不算什麼了?然而對林千秋可不能這麼算,她之前的數學在班上連中等都算不上呢!
所以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讓不少人意識到她最近是真的認真用功了(畢竟在學校時也能看到,她下課時總在寫題什麼的,上課時更是一直在學習)——之前確實看到她表現不同於過去了,但看到多少次,也比不上一次考試成績的明顯提高‘醒目’。
不過‘醒目’歸‘醒目’,發試卷時驚歎一下就算三年A班氛圍比較好,同學們都願意配合鼓勵進步大的同學了。其他時候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這件事並沒有引起更多的關注......
真要說的話,在國三生進入第二學期,馬上要面臨升學考的當下,不少人都會有所改變。
有的人是收起玩心,全力投入學習了,也有人乾脆放棄了,比之前更加混日子。在這個學習很卷,學習也是真的能帶來回報的時代,前者還比較多呢!
就連林千秋在短暫的興奮後,也很快將這份滿分試卷收了起來,重新心情沉靜地投入到了學習中。要說這件事對她有什麼後續影響,大概就是她刷題刷得更起勁了,甚至樂此不疲,有了些上癮的感覺。
因為做題對她來說變成了多數時候很容易,偶爾有些挑戰,但稍微努力也能挑戰成功的遊戲...這正是最好玩,最容易讓人沉迷的‘遊戲’才有的設定。
就這樣埋頭努力著、努力著,直到同學們興奮地談論起了如何過‘秋分’,林千秋才感覺到了時間過得飛快——日本人也過春分、秋分,並且這還是他們非常重要的節日呢!至於說怎麼重要,只看法定假日是三天就知道了。
要知道9月的另一個節日‘敬老日’是在9月16日,就只有一天的法定假日。而且因為今年的‘敬老日’在週二,也沒辦法和週末連放,那一次的假期就真的只有一天而已。
今年的秋分就不同了,今年的秋分日在9月23日,秋分日本身,再加上前後兩天,就有了3天假期。然後又因為這是週一到週三,恰好和上一個週末連起來了,所以假期總共有四天半,尤其‘奢侈’——其實如果這是在九十年代,週末雙休成型後,就是五天連休了!
而秋分日遇到五天連休(甚至可能因為調休,休假超過五天),這在日本還有一個專門的說法,即‘秋季大型連休’,俗稱‘白銀周’。
嗯,這個概念也是相對‘黃金週’來說的,而日本的‘黃金週’和華夏的‘五一黃金週’差不多同時。只是那和五一勞動節無關,而是幾個日本人要慶祝的節日假期連成片了。那些節日再捱上一兩個週末的話,假期很容易就能膨脹到7天、甚至10天,真是貨真價實的‘黃金週’啊!
林千秋他們作為學生,也不存在調休,四天半的假期達不到‘秋季大型連休’的標準,但她也心滿意足了。因為說是四天半,真的就會放四天半,按她這輩子的經驗,即使他們是初三生,也不會有補課的事。
不過林千秋‘心滿意足’也不是因為放假就可以休息玩樂了,而是因為她有充足的、可由自己支配的時間複習和查漏補缺了。這對她尤其重要,畢竟她和普通的應屆考生不同,她的優勢在於上輩子搞過一遍應試教育了!
她有經驗,所以相比起跟著老師的步調來,自己複習的效率其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