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書店,咕嚕大王停頓了片刻,好像是要買什麼,但好像木頭樁子一樣原地思索一分多鐘,也沒想起。
先回公寓,某個時候它會自己蹦出來的。
被咕嚕大王遺忘的是什麼呢?購買最新一期《人民文學》。
有人第一時間購買了。
大西北文學圈的領頭人物嚴鋒,這名或許不熟悉,但他就是批評顧陸文學性不足的那位。
即便有佳作傳出,也是想搞捧殺那一套,嚴鋒敵視顧陸。
經常會有這種情況。一部分老資格,看不慣年輕人如此冒頭,甚至展現出分分鐘要超過自己的走勢。必須打壓,使絆子,美其名曰讓年輕人鍛鍊鍛鍊。再加上一句“我們年輕那會條件比現在差得多”之類的話收尾。
前面中法建交的華夏交樓團領隊劉教授是這樣,嚴鋒也這樣。
他第一時間購買人民文學,就想找出缺點,可……
七月份:《侏儒》
八月份:《大盜悔過記》《生存卡》
九月份:《呆兒木什》《跌回童年》
連續三個月,顧陸的文章都牢牢佔據著卷首語的編輯推薦。
就這個月來說,嚴鋒所看到的——
[《跌回童年》講的是“年齡”的故事,但不是年齡焦慮,是闡述年齡歸根結底所代表的事務。探照年齡與成長兩者構成的迷宮。心懷誠懇的文學訴求,往往形成參考書一般的準確表達,如法令讓讀者——從“設身處地”抵達“陷入沉思”。]
“真的有這麼誇張嗎?他還不到三十歲,懂什麼年齡成長,這根本不現實!”嚴鋒直接翻到正文去。
跌回童年故事一如既往的腦洞大開——
一個虛構的世界,他們實行著一項奇怪的法令,一年二十四個月制。
60歲的老奶奶變成了30歲的少婦,四十多歲的母親成了二十多歲的少女,並且有了外遇,好像在這個年齡必須做這件事?
20歲的年輕人變成未成年兒童,街頭上能遇見的場景是十幾歲的夫妻帶著嬰兒,軍隊中的兒童必須退役……
“為什麼能想到如此直白又有趣的想法,來討論年齡的意義?最後爆發了兒童與成年人的戰爭——寓意太多了。特別是這裡的兒童也要打引號。”
他真的懂年齡的意義。
嚴鋒來不及稱讚,因為這種極具腦洞的短篇,且內容精煉,讓他看完一篇想看第二篇。
下一篇的名字就很奇怪《呆兒木什》,這個呆兒木什還是主角的名字。
代表什麼?
主角偷盜一張唱片殺害了一家三口……關鍵是無論是法官還是神父都不能讓他有悔過之心,甚至他都不認為自己是錯誤的。
直到要執行死刑前,呆兒木什一夜間變成了一個嬰兒……
這個展開和故事發展,以及表達的內涵,都非常精彩。
“人民文學三連霸,曾經的天才作家名不副實啊……”
為什麼名不副實呢——尼瑪這貨豈能用天才來形容?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就好像嚴鋒無話可說了,大西北圈的作家們,也有了不同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