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正文 第四十八章 送終鄭和

鄭和的臉上閃過了一道亮光,立刻浮起了幸福的笑容。他慈祥地說道:“自從你給我做侍衛的那一天起,我就把你當作了自己的兒子。”

鞏成祥雙膝跪在榻前,給鄭和磕了一個響頭,大聲地叫道:“父親大人!”

1424年8月12日,朱棣親自帶兵出征蒙古草原,討伐大元的殘餘勢力,回師途中在榆木川(今天內蒙古烏珠穆沁)患上了重病。

他在臨終前對建文帝的下落不明還是耿耿於懷,叮囑自己的心腹一定轉告鄭和,務必查到建文帝的行蹤。

朱棣駕崩以後,他的兒子朱高熾即位為明仁宗。

朱高熾曾經在南京度過了十幾年的東宮生活,對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即位以後面對殘破的北京皇宮,立刻有了還都南京的打算。

他下令收回北京六部的原印信,在新印信上又加印“行在“,等於廢除了北京作為京師的地位。

大臣們趁機紛紛上書請求還都南京。甚至連永樂年間主持遷都工作的平江伯陳瑄也上書請求道:“南京實為國家的根本,不可不為深遠鞏固之謀。今明詔下頒,軍民忻忭鼓舞,鹹起迴鑾之望,乞留聖意,任將益兵,以嚴守備,為國家萬年之計。”

明仁宗向天下宣佈:“朝廷將還都南京,將北平仍稱為行在,南京復為京師。”

萬萬沒想到的是正當朝廷為第二年開春還都南京做準備的時候,明仁宗卻突然駕崩了。

明仁宗駕崩時留遺詔曰:“南北供億之勞,軍民俱困,四方仰鹹南京,斯亦吾之素心,君國子民宜從眾志。”

明仁宗給後繼之君留下的第一個政治任務便是從眾志還都南京。

宣德帝朱瞻基還是太子的時候便被明仁宗派往南京監國。這段時間裡,南京頻繁的地震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接連不斷的地震使身處地震中心的朱瞻基的感受可想而知。與之對比,洪熙年間,南京地震幾十次,北京卻沒有一次地震。宣德元年到宣德八年,南京地震35次,北京只有5次。

眾多地震在南京密集地爆發使還都南京的工作打斷了。

宣德帝正式確定北京為明朝京師,不再稱行在。還都南京的計劃遙遙無望。

1431年1月,41歲的鞏成祥跟隨鄭和奉宣德帝朱瞻基之命第七次下西洋。這一次,他已經擔任了鄭和等官員乘坐的大船的船長了。步入中年的鞏成祥飽經風霜,神情堅毅,經驗豐富。

他們的船隊從龍江關(今天南京下關啟航,繼續沿著從前的航線拜訪各國,彰顯大明帝國的風範,傳播大明的正統文化。

船隊抵達古裡國的時候,正遇上古裡國派人到天方國(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

鄭和派遣隨行的回回人馬歡等7人帶著麝香、瓷器等特產,跟著古裡國的使團一起前往回教的聖地麥加。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具有官方身份的回教徒朝覲行動。

馬歡率領的使團在麥加受到了天方國的歡迎和禮遇。

馬歡的天方國之旅前後長達一年的時間。他在那裡購買了獅子、鴕鳥和其它奇珍異寶,還臨摹了一幅《天堂圖》的真本帶了回來。

《天堂圖》是中國最早的一份麥加地圖,對中國回教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

當馬歡等人離開的時候,天方國的國王派出使節跟隨馬歡回訪大明。

1433年4月初,船隊在返回大明的航行中。

一天上午,一個鄭和的貼身侍從突然跑來找鞏成祥,向他報告道:“鄭大人這幾天精神萎靡,不思飲食,請大人過去瞧一瞧。”

鞏成祥急忙問道:“請大夫看過了嗎?”

侍從回答道:“看過了。大夫說是溼熱犯了脾胃之和。可是,吃了兩天的湯藥也不見好。”

鞏成祥說道:“你先回去精心伺候。我處理完手頭的事情以後馬上過去。”

鞏成祥急急忙忙地趕到鄭和居住的船艙,只見鄭和雙目緊閉,面色枯槁,氣息微弱。

鞏成祥輕聲地呼喚道:“鄭大人,鄭大人,你哪裡不舒服?”

鄭和慢慢地睜開眼睛,眼睛失去了往日的光澤,嘴唇動了兩下卻說不出話來。

鞏成祥轉過身來詢問站在一旁的大夫道:“你再想一想,還有沒有別的治療辦法。一定要醫好鄭大人的病!”

大夫無奈地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