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戰事始終處於膠著狀態,富光數次進攻,都遇北元守將熊策激烈抵抗。北疆城地勢險要,本是易守難攻,此番大意被北元奪去,想要再拿下,著實不易。兵馬糧草接連著源源不斷的運送,耗損巨大,時間一長,大周已稍顯頹勢而漸有曠日持久之相。宣帝命相鄰的附屬國東晉和突厥派兵增援,東晉老國主年邁久病,國事早已落入大王子蕭定手中,接到詔令,蕭定也不管自己入大周國為質子的弟弟蕭桓死活,一紙國貧兵弱、國父病危,須留守晉城,直接抗旨。宣帝氣得七竅生煙,東晉和北元、突厥在先帝統治期間,莫不友鄰或歸順於大周。近年來,先是北元撕毀盟約,派兵侵犯,現又有東晉陽奉陰違,隱有作壁上觀之態,若北疆戰事繼續懸而不決,只恐其它狼子野心如突厥也會蠢蠢欲動。
形勢危急,朝堂上漸出現紛爭兩派。一派主戰,認為賊寇不容姑息,應迎頭痛擊,還以顏色,震懾他國。一派主和,認為鄰國虎視眈眈,應先穩定局勢,不給東晉和突厥可乘之機,而後再養兵蓄銳,逐一還擊。更有甚者,上書力斥東晉之卑劣可恥,勸皇上將東晉質子五王子蕭桓問以抗旨謀逆之罪,斬首示眾。兩派各執己見、爭論不休,當場便在朝堂上唇槍舌戰起來,宣帝大怒之下拂袖而去,第二日便召了兩個人進宮面聖,一個人是東晉質子蕭桓,另一個是沈從雲。
很多人猜測,蕭桓這次只怕是凶多吉少,皇上為了震懾東晉,少不得殺雞儆猴。然而,蕭桓並沒有受到人們臆想中的處決,他與沈從雲一前一後進入朝安宮,最後一騎一轎,又雙雙出了朱雀門,直奔質子府而去。
沈從雲在質子府,一呆就是一天一夜,回府時,滿臉都帶著興奮,匆匆扒了幾口飯,又一頭鑽進了他的書房,翌日天不亮就再次進宮。待他還未從宮裡回來,傳旨的公公就已經踏進了府裡,明黃色的金龍祥雲聖旨卷軸一展,闔府上下齊刷刷的跪拜在它的腳下,白胖的太監尖聲細氣的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定國侯之女沈如霜惠雅端莊、誠孝仁愛,才德兼備,是為良女,封婉儀,即日進宮。其父沈叢雲,忠君愛國、英勇善戰,特任定北行軍大元帥,擇日開拔,平定北疆。欽此。謝恩。”
一陣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叩恩聲響徹定國侯府,李氏喜笑顏開的再三挽留常公公不果,這才畢恭畢敬的親自送了常公公出門,又打發了沈叔往常公公外宅裡送去一份厚禮。這廂,宮裡來的女官已經扶著沈如霜回了後院,皇上的旨意讓她次日就進宮,因此專門派了女官前來講解進宮後的一切注意事宜,並負責打點好她進宮的儀容以及陪同指引。沈如霜眉眼淡淡,那女官也不以為意,仍舊耐心的一一提點。
晚間,沈從雲回府,又專程與李氏請見了沈如霜,這或許是他們的女兒在定國侯府居住的最後一晚了。蘇以宸不敢入內,在院外聽著他們斷斷續續的絮語,有舅母嚶嚀的哭聲,有舅父深沉的囑咐聲,如霜姐姐依舊無言,安靜得彷彿沒有存在。
文宣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本月裡上上的黃道吉日,沈如霜進宮的日子。五更時分,定國侯府一片燈火通明,沈如霜攜秋靜與素玥,拜別了母親李氏,由父親沈從雲和兄長沈寧軒親自駕車,送抵西華門,換上宮裡邊派出來迎駕的玉輦,駛入那深深沉沉、肅穆神秘的朝安皇宮。從今以後,雖然只是隔了一道高高的城牆,卻也如同天各一方,終其一生,也難得相見。
話說當今皇上宇文成泰,是先帝的第四位皇子,與寧王同為當年最受他寵愛的淑妃所出。傳說淑妃溫柔賢淑,是先帝還未登基前就已情投意合、青梅竹馬的戀人,怎奈紅顏薄命,正值花信年華,卻在與先帝同去雅園行宮避暑途中突染惡疾,竟一命嗚呼了。先帝痛失至愛,其後六年,再未選秀納妃,一心扶植四子宇文成泰為太子、並於文景十年,傳位於他,不久後即駕崩於雅園。想來,先帝也算是個痴情的種了,倒不知當今皇上、他最鍾愛的兒子,是否也是這樣一個至情至性之人。
宇文成泰雖登基七年,但其後宮卻並不算充實,朝廷原本三年一次的選秀,因為國喪、戰事等原因擱置,僅在三年前召選了一回。如今坐在那主位上的,是先帝在世時替他挑選的大將軍呂常衛之女呂鶯鶯,呂鶯鶯出身將門,雖不是傾城容貌,但端莊沉穩,知書達理,先帝頗為讚賞,更重要的是,其父呂常衛為當朝的一品驃騎大將軍,權勢和地位對輔佐宇文成泰登基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另有妃位兩名,其中一位就是段長佑的姐姐段清姿——華妃,她與皇后皆為宇文成泰尚在太子時冊立,先後給皇上誕下了皇長子、長公主及第五位公主綺羅,所謂母憑子貴,想來也是指她這般的了。然而,眼下風頭最盛的莫如是當朝丞相楊開化之女楊瑾容——榮嬪了,她雖道是前年才進宮,且尚未給皇上誕下個一男半女,但正值碧玉年華,又生得嬌美動人,極得皇上喜愛,聽說,皇上去得最勤的,就是她的宮裡。除此之外,還有幾名嬪妃貴人,並數位美人常在。
沈如霜是從四品的儀位,當日正式行封后,入住到了德禧宮,聽聞宣帝連續寵幸了她三晚,並賞賜了不少的珠寶玩物,總算是讓李氏懸著的一顆心安安穩穩的落了下來,其父沈從雲也才放下心來趕赴邊疆。
隨同一起前往的,還有副將董澤,董澤是年輕一代武將裡的佼佼者,宣帝尚在東宮時,經常與他一起騎射狩獵,很是信任,此番讓他跟著去,明著說是去戰場上學習真正的排兵佈陣,暗裡卻是難以言道,沈從雲只當不知。
隨著沈如霜的進宮,沈從雲的出征,沈寧軒的當值,偌大的定國侯府,時常只剩下李氏和蘇以宸以及一眾僕從。蘇以宸與舅母的關係一直沒能修復,剛開始每日裡還准許她前去請安,後來乾脆命她將請安都省了,眼不見為淨。
她時常還會在院裡的杏花樹下坐會,蕩著鞦韆,期望聽到院牆外悠幽深遠的簫聲,只是不知為何,簫聲接連著好一段時日再未響起,她的心惘然若失,但也逐漸歸於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