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第一次試驗中,對於這些刻度姜老師似乎都沒有這麼精益求精。
無論是什麼東西,似乎都是隨意的倒進那作為反應釜的錐形瓶。
接著,姜老師透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臉色逐漸的平靜了下來,似乎那根移液管中的紫黑色液體的液麵達到了理想的高度。
姜老師完成了這個操作後,用拇指抵著這最小號的錐形瓶說:“好了,現在大家準備看這個2號錐形瓶的試驗現象了,等下,請說出和之前的1號錐形瓶的試驗現象的區別。”
等大家答應了之後姜老師就將移液管放在錐形瓶上,接著,鬆掉了上面的拇指。
等液體全流入了錐形瓶後,姜老師的嘴角浮現出了一絲弧度。
不過孩子們的注意力則沒有放在姜老師的表情上。
因為,錐形瓶中的變化非常吸引人。
紫黑色的溶液落入原本透明的溶液中之後,整個錐形瓶中突然就開始騰起白色的泡沫。
泡沫堆積的速度比第一次要快很多倍,不一會兒就衝出了錐形瓶的口子,像牙膏一樣堆了出來,而紫黑色則在這些牙膏狀堆積的泡沫中逐漸消失,只留下一些淡黃色的痕跡。
不過,反應依然在繼續,這牙膏狀的玩意不斷的從錐形瓶中衝出,很快,直立在錐形瓶口的柱狀泡沫就塌了下來,但是,瓶中的泡沫依然在這樣往外湧。
這似乎是一個非常劇烈的化學反應,而這牙膏似的泡沫似乎就是反應的產物。
就在大家以為還有更多泡沫產生的時候,整個實驗逐漸進入了尾聲,瓶中冒出泡沫的速度越來越慢,越來越慢。
等反應越來越微弱之後,姜老師環顧四周,發現大家的嘴巴都變成了O形。
姜老師笑著說:“怎麼樣,這次實驗和第一次實驗有什麼區別。”
“泡沫要大很多。”陳全馬上站起來說。
姜老師笑著說:“嗯,沒錯,確實是比第一次產生的要大很多。不過,這個是什麼原因呢?”
周聞想了想說:“第二次試驗老師你都有好好稱量了這些原料,而第一次沒有。”
姜老師一邊鼓掌一邊說:“這位同學真是好樣的,我來認識下你。”
接著,姜老師就走到周聞面前翻起了周聞借的化學書。
“周雨同學說得很好,大家要以周雨同學為榜樣。”姜老師看過書後說。
“周雨是我哥哥,我是周聞。”周聞笑著說。
“那你書上怎麼是你哥哥的名字?”姜老師問?
“因為,這是借的書。”周聞笑著說。
“額,好吧。我太心急了,總之,你回答的很好,周聞同學。”姜老師笑著說。
“對了,希望其他同學也能想周聞同學一樣。”姜老師繼續說。
接著,就開始講起了這次試驗。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最具觀賞性的過氧化氫催化試驗。
所產生的那種牙膏狀泡沫被“化學愛好者”們稱呼為“大象牙膏”。
不過,似乎轉到真正的知識後,這內容總是無聊的。
接著,就開始拿著各種瓶瓶罐罐說起了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