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趁著過年有空,大人也帶著公子出來讓我們見見,別將來在街上走個對臉兒還不認得,那都成笑話了。”
吳叔並不這麼想,他送兒子出去學藝,也有想讓他結識好友拓寬人脈的意思,但是並不希望自己的屬下象葛光宇這些人同兒子在一起,這些人對他不會有很多正面影響,倒是很可能捧得他昏昏然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吳叔是絕不希望兒子長成個紈絝的。不但是小山,就是石頭將來也要對他嚴厲些,不嚴厲孩子怎麼可能成材呢?一味寬縱只能毀了他們。
都說嚴父慈父,吳叔不是愛兒子,正相反,他對兒子的感情也不比妻子要差。當然了,一開始大男人對孩子都會覺得有點兒手足無措,不過他在有兒子之前,已經先有個女兒了。一邊逃難一邊照顧孩子……種種困苦現在想起來已經覺得模糊了,但是那時候一些小事還記得。孩子沒什麼好吃的東西,看著比一開始瘦了,他心裡也急。可急有什麼用?到處都有兵亂流民,為了口吃的都有人敢殺人,在這種時候還想找點好吃的、滋補的給孩子吃,那是難上加難。
他在山裡頭尋著了野蜂窩。
這可是好東西,大補的。要不是他在山上唸書學藝的時候太跳脫愛找個新鮮玩意兒,還真沒有這個見識呢。
野蜂當然不會主動把窩讓給他,其中的過程也就一言難盡不必多述,但是回去後再煮米粥的時候放點野蜂蜜,孩子明顯吃的香啊。
就這麼看著尺把長的孩子一點點長大了,會站了,會走了,會張口叫爹叫娘了。孩子固然是父母教養大的,可是在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跟著變了樣。
妻子生小山的時候,他別提多緊張了。等接生婆把孩子抱出來恭喜他,吳叔這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看著那個小布包裡紅通通的娃娃,竟然覺得很敬畏,不敢伸出手去接。
人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就是這樣艱難而不易的事情,要把一個孩子養大,教他懂事做人,更加的不易。
晚上回去,才剛進月橋巷的巷子口,吳叔就先聞見了肉香。
一聞這味兒也不用多說別的,肯定是自家又在做好吃的。
今天是得了兩隻羊,吳嬸說總是燉湯、紅燜著吃也吃的夠了,阿青笑著出主意說:“那就烤著吃嘛,烤著吃香,大家也都愛吃。”
吳嬸看她興致勃勃的也不攔她:“行,那你和趙媽媽商量著辦吧,可要當心些,刀別割了手,火苗別沾著衣裳。”
“您放心吧。”
阿青拿捏著時間呢,吳叔到家的時候,羊肉也烤的正是火候。這羊是好,肉質很鮮美。不象有的羊肉,羶的要命,肉還特別的柴,。這羊肉非常細嫩,聞著就香,沒那麼重的羶味兒。烤好羊肉也沒片,就這麼一大盤子端上來,自己用想吃用小刀再割。
不獨吳叔喜歡,大妞也吃的可歡啦。就連小石頭,吳嬸也嚼了一點肉餵給他。這孩子好象也知道好東西好吃,一給他嘴裡抹上肉糊糊他就抿起小嘴,沒兩下就嚥了,張大了嘴示意還要。
現代的烤法總是習慣撒孜然,這會兒沒有那東西,可因為材料好,烤的人手藝也好,烤制時一邊翻動一邊均勻的撒上細鹽和香辛料末兒,最後吃起來也沒有被別的味兒奪了羊肉本身兒的鮮味兒去,口感別提多好了。
美美的大吃了一頓烤肉,吳嬸怕他吃了烤的東西上火,硬是讓人又上了一大碗湯來。清清的湯喝著也爽口。至於小石頭,怕他吃了好幾口肉消化不了,阿青讓廚房預備了消食山楂麥仁茶,這茶喝起來酸甜味兒的,看小石頭喝了,阿青才放心。
大妞晚上吃的太飽,要拉著阿青去後院散步消食。
“雪還下嗎?”
桃葉答了句:“還下著呢。姑娘還要散步嗎?就是怕路滑。”
“不打緊,我們走的慢。”
桃葉只好去把斗篷抱來,阿青自己接過傘,大妞拿著燈籠,就不要其他人跟著了。
後院裡已經積了一寸多厚的雪,有雪地映著,其實並不顯得多黑。燈籠一點昏黃的光亮在這樣下著雪的夜裡顯得很是微茫朦朧。
“今天的肉真好,烤著吃也香。要是燉著吃,可能就顯不出肉嫩來了。”
“這羊不是本地的羊,說是口外販來的呢,來的路上還特別精心的拿草料養著。”
大妞偏過頭問:“哪裡買的?下次再買就找他們家了。”
阿青忍著笑:“不是買的,旁人送的。”
“哦……”
本來說是別人送的,大妞也不奇怪,反正家裡常有人送這送那的,可是看阿青的表情,總是神經大條的大妞突然開了一回竅:“是世子讓人送的嗎?”
“和其他東西一起送來的,說冬至的時候他不得空,這回一起補上。”
“真細心哪。”大妞兩眼笑彎彎的:“別人出嫁怕夫婿不貼心,青姐你是不用擔心了。其實光祿坊離咱們家也不遠,姐你將來……得了空還是可以常回來看看的嘛,吃了晚飯再回去都不晚。”
和那種遠嫁幾百裡地的姑娘比起來,孃家與婆家就隔了幾道街確實不算遠。
“上頭還有長輩呢,哪能隨便出門回孃家啊。”
“那婆婆不是親的嘛,再說有世子爺在,有他陪著出門也就方便了吧?”
他也忙啊。
明面上李思諶只是擔了一個閒職,可是阿青知道他的差事很重,又很危險。冬至那些天,他肯定也在為那件墜馬的事情忙著。吳叔都能回家喘口氣了,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