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章 王者歸來

一箇中年男人只穿著單衣,正在整理這一些皮毛。男人身形高大,足有九尺,即便站在遠處,老農也有一種仰視神明的感覺。

“客人如何這麼勞力,身上的傷可全好了?”

“老丈掛心了,今天在山上小試身手,已經全好了七八分,還要多謝老丈相救之恩。”

客人轉過身來,雙目如神,眉宇間英氣勃發,不正是消失了一個多月的呂布!

原來當日在洪水中,呂布與曹操幾員戰將大戰無法脫身,待巨浪來臨之時,再想要逃出洪水已經來不及,在滔天巨浪落下之際,呂布記得曹操等人依舊一臉狠厲之色,合力向他殺來。

呂布當時只記得巨浪加身,他一擊此中曹真肩頸,可在迷濛之中,也不知被誰砍中了後背,劇痛再加上勢不可擋的洪水之力,讓他再也穩不住身形,戰馬也不知被衝到了哪裡,只他緊緊握著方天畫戟,在呼嘯的洪水浪頭隨波逐流。

在漂流的過程中,不知都撞上了多少堅石巨樹,呂布只能竭力保持自己在水中的姿勢,避免被捲入水底難以上浮,儘量使自己有機會補充呼吸,可即便如此,數百次的撞擊與長時間的水中掙扎,終於耗盡了他的體力。

在經歷了最後一次強烈的撞擊之後,呂布終於難以保持身體,被巨浪卷下水裡,不知喝下了多少黃濁的洪水,最終失去了意識。

待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躺在一個簡陋的農舍之中,而自己躺在床榻之上,正被三雙眼睛緊緊注視。

這三人自然就是小豆,小豆的阿母謅氏,以及小豆的大父,也就是他的爺爺胡老漢。

胡老漢今年六十有三,在這個離亂的年代,已經算是十分稀少的長壽之人了,他曾經有四個兒子,長子與次子早在黃巾之亂時就已經死去,三子在袁紹軍中當兵,最後也死在對決曹操的戰場之上。僅剩下最小的兒子與他相依為命,小兒子也是唯一活到娶親成人的一個。

可就在兩年前,小兒子被曹操徵入軍中,發起了攻略司隸的戰役,最終發展成了曹操與呂布之間的第一次對決。

幾次大戰下來,曹軍幾乎全軍覆沒,胡老漢的兒子就死在那一場戰意之中,留下走時僅僅只有兩歲的孩子,與寡母祖父相依為命。

今年河水氾濫,胡老漢往山下檢視險情,正好遇到被洪水衝擊到山腳的呂布,獨自一人昏迷不醒。

胡老漢見這人裝束不像是平常士兵,一身鎧甲雖然已經飽經風雨,看上去殘破不堪,可依稀還能看出曾經的精良做工,絕非平常人可以擁有。

胡老漢四個兒子,幾乎都死於兵亂,先後有兩人從軍,對呂布的遭遇也感到惋惜。湊近查探,才發現這人竟然還沒有斷氣,便將他揹回了家中,也幸虧胡老漢多年務農,身子骨健壯,要不然還真背不動呂布這兩百斤的身體,單隻他手中緊緊抓著死不鬆手的一杆長戟,只怕就要四五十斤。

山中條件有限,呂布深受多處重創,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傷口處多處感染化膿,以致於昏迷多日不曾醒來,若非謅氏不計嫌隙清洗照顧,只怕呂布早已經被感染的傷口要了命去。

謅氏是一個標準的南方女子,纖細而瘦小,若不是臉上大面積的恐怖燒傷,只怕也是一個難得的美貌女子。

在得知丈夫戰死的訊息之後,謅氏傷心欲絕,其母家欲接她回去改嫁,被她斷然拒絕,她捨不得拋棄已經兩三歲的女兒,為了防止母家用強,她以開水澆面,自毀容貌,以絕母家期望。此事方圓十里眾人皆知,呂布也是在重傷初愈時,在村莊裡行走聽村裡人說起的。

在此間靜養幾乎與世隔絕,原先山下水患肆掠,再加上災後流感橫行,呂布便也無法與軍中取得聯絡。要知道在這個沒有特效藥的年代裡,流感幾乎等同於瘟疫。

如今呂布的傷勢已經好了十之七八,閒適的鄉野之旅也該到了終點,先前他去山下,就是為了尋找當地守軍,讓人傳訊壽春的張遼,告訴他呂布在此,讓他速來。

也是運氣好,呂布正好遇到一支救災還未及撤走的軍隊,他們都是跟隨呂布一路而來,雖沒見過呂布容貌,但多數人都遠遠見過呂布的身姿,見得這人體型高大,正與失蹤多日、大軍尋久不得的丞相呂布體型相當,自然不敢怠慢,急往壽春報訊。

傳完訊息會往山上途中,呂布順便逮了兩支野兔,在這小山之上,大型野獸自然沒有,像野兔野雞這樣的美味野味卻滿地都是,村民多是獵手,三天兩頭獵一隻野味改善伙食,也是常有的事,只是野兔狡猾,若非呂布這樣身手矯健之人,想要捕獲也不是簡單的事。

謅氏一身好手藝,一鍋新鮮的兔子肉,在她細火慢燉之下,頓時肉香四溢。

呂布將多日來積攢的兔子皮毛舒展晾乾,疊合在一處,讓謅氏給小豆做一件毛氈,冬天來了,沒有棉花的大漢朝,可不是容易過冬的年代。

胡老漢聞得呂布感激之語,搖頭笑道:“客人福大命大,自有上天護佑,小老兒只是略盡綿薄之力,算不得什麼。”

太多感激的話呂布也說不出口,大恩不言謝,自己險死還生,當不會不報救命之恩。只是胡老漢幼子死在征戰洛陽之時,說起呂布來常常咬牙切齒,好像呂布就是殺了他兒子的兇手一樣。

呂布更覺愧疚,不敢將身份如實相告,一月多以來,都不將姓名官職宣之於口,是以一家人還以客人相稱。

“君舅,快讓客人洗手吃飯,肉已經取好,涼了就不鮮美了。”謅氏端出半盆還在冒著熱氣的溫水,笑著說道。

呂布也不客氣,與胡老漢同在盆裡洗手,對著門口翹首以盼的小豆笑道:“你是不是又嘴饞了,何不先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