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蜂蜜版的一帶黃金之路,多了一種酸鹹的味道。
酸味很好的掩蓋了帶魚的鹹腥。
咬開酥脆的外皮,露出裡面白嫩的魚肉。
酸味中透著微微的甜味。
更讓人驚歎的是,不用擔心魚刺會傷口。
喬智將魚刺早已挑出,炸到酥脆後,搭成了一座魚骨山。
沈賢將魚骨放入口中,嘎嘣的脆響。
淡淡的椒鹽味道從鼻腔冒出,竟湧出魚骨不比魚肉難吃的讚歎。
一口咬下去,中間的魚骨骨髓似乎有橙汁味道。
帶著天然的魚肉香,配合粉脆的口感,帶來第二層次的味覺衝擊。
“這味道簡直絕了。”沈賢毫不吝惜的讚歎道,“難怪說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比起蜂蜜版本的,味道如何?”
喬智暗忖沈賢眨眼間吃了小半,忍不住問道。
“各有千秋。我更喜歡橙汁版本的。但估計老外會喜歡蜂蜜版本。因為老外會覺得蜂蜜更加高階。”
沈賢對顧客的心理也很瞭解。
“嗯,那就聽你的。”
喬智苦心琢磨了好幾天的一道菜。
被沈賢高度認可,還是內心喜悅的。
沈賢對喬智的創意,也是很是讚歎。
“
一帶黃金之路”,用帶魚作為主材料,何嘗不是對應“一帶一路”。
若是拿到國際舞臺上,能帶來不錯的影響力。
當廚師不僅要重視味道,還得講究場合。
什麼樣的宴席,用什麼樣型別的菜餚,是極有講究的。
壽宴用壽桃、長壽麵。
喜宴用甜羹,有寓意,富含內涵。
這便是中餐和西餐最大的區別之處。
西餐更講究原材料,取菜名也是以原材料作為搭配。
而中餐會根據食材進行聯想,包裝成有深度的名字。
有些多此一舉,在很多場合會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跟在喬智身邊,經常能學到很多東西。
對他也是越來越佩服。
能將看似簡單的炸帶魚,整出花樣,這便是喬智的獨到之處。
高手和普通人的區別,便在於一念之間的閃爍。
沈賢以前烹飪菜餚,都是按部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