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連忙擺手:“李爺來我家喝粥,這是天大的福氣,怎麼還能收錢。”
別說是李銳這麼大的官。
就算是縣衙裡的白役,個個那都是吃飯不給錢的主兒。
他就是圖個好印象。
李銳也沒多說,起身道了聲謝,就向著街道北向走去。
是沒錢?
不,是錢太多。
準確的說是太大,最小的都是一個銀錠子,小攤的攤主根本找不開。
至於像話本中的大爺那般,隨手豪擲一個銀元寶。
又捨不得。
穿過南羅街,就到了柳條巷。
李銳清楚記得這裡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
要是一天走三遍,一走五十年,你也會記得。
不錯。
柳條巷最大的一間五進宅子,就是朱家。
李銳餵馬,日日都要經過這條巷子,怎能不熟。
片刻後。
寫著“朱府”二字的巨大朱門出現在眼前,只不過與從前不同,門前著挑錢紙和引魂幡。
門口有這兩個物件,就代表家裡有人過世。
李銳在朱府待了五十年,這樣的場面已經見過太多次。
挑錢紙是對死者的祭奠和超度,盼著去了下邊也能富貴,引魂幡則是引導死者前往歸息之地。
“這挑錢紙應該掛在左邊兒的,唉.”
李銳邁步走進朱家。
一進門,就看到朱家一群人披麻戴孝的跪在庭院中,啜泣聲、嚎啕大哭聲,靈位上寫著“先考朱平之靈”。
是的朱平死了。
其實早在一年前,朱平就應該死了。
赤煉女血洗朱家,朱平本就疏於武功,那一戰被打斷了心脈,初始不顯,等咳血發現問題的時候已經是無力迴天,靠著猛藥一直吊命到現在。
朱平死了,朱家連個能主事、懂規矩的老人都沒有。
這才會把挑錢紙都掛錯。
逝者為男,應該掛在左邊才對。
也難怪朱平就算是日日受病痛折磨,還是要苟活著。
沒了他,朱家怕是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