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是想在朝中,多安排幾個說得上話的人。”朱祐樘說到這裡,好似還有些委屈。
看看朕這個皇帝當的。
朝中的人都不支援朕的決定,總需要由秉寬出面來力挺,連秉寬都被他們排擠出京師,現在好不容易把他調回來,可朝中能與他精誠配合的人少之又少。
朕也難啊。
至於林瀚……就算跟張周走得近一些,能說林瀚在所有大事上都站在張週一邊嗎?
連林瀚都做不到,朕能指望新任的刑部尚書王軾?還是指望馬文升和佀鍾他們?
“茂春,你是宮裡的老人,是看著朕長大的,如今朝堂跟先皇時不同了,朕想用幾個趁手的人,都不知從何處去尋。”朱祐樘語重心長道,“楊鵬雖能做點事,但他太善於鑽營了,朕和秉寬都不喜,但他好歹能做點事。”
李榮低下頭,做出恭敬聆聽的姿態。
眼前皇帝所說的,就是涉及到他李榮切身利益的事。
“待他隨秉寬回朝,朕也不會讓他進司禮監,提督東廠的差事還是交給你。至於楊鵬嘛,讓他去協助提督神機營,還是讓他留在御馬監,最近你便接手,負責查探京師中各官員對於朕用秉寬之事的私下議論。”
楊鵬不在京城,皇帝想知道大臣對他用張周之事的意見,暗地裡直接派李榮去查。
要說李榮提督東廠,都可以追溯到成化年間,他可是個中翹楚。
“老奴領命。”李榮趕緊拱手。
朱祐樘笑道:“待秉寬回京之後,朕要與他聯手把朝堂好好整肅一下,爭取三年之內,就將韃靼徹底平定。若是你覺得有什麼臣子,可以推薦給朕的,也不妨給朕說,朕也會酌情考量。”
李榮道:“老奴不敢妄議朝中用人之事。”
朱祐樘一臉欣賞之色道:“是朕讓你推薦的,你不必避諱,這也是為國朝長治久安,朕也想給秉寬找幾個幫手。”
言外之意,你有什麼交好的大臣,尤其是私交甚篤的,跟張周平時看起來又沒什麼聯絡的,就私下給朕舉薦,朕用你回朝當首席秉筆太監,就是看中你在朝中人脈廣泛。
別人就算是想投奔秉寬,也都要繃著端著,不好意思直接厚著臉皮去投誠依附,越是朝中正四品以上的文臣,越在意自己的面子。
但由你李榮去聯絡人手,那就方便了許多。
而且還不容易招人非議,逐漸把這些人找到朝中,在大事上力挺張周,如此一來朕在用人上就更加得心應手……
說白了,皇帝就是想在朝中培植“自己人”,哪怕這些自己人看起來都是透過一些非常規渠道提拔起來的,但皇帝似乎並不覺得這是壞了規矩或者怎樣。
“老奴以前是跟一些大臣有過往來,但都並未建立私交,若是陛下讓老奴暗中與他們接觸……當然老奴是以東廠的名義去試探他們的口風,老奴願意出面,且並不提到此為陛下所吩咐。”
李榮很識相。
內臣跟朝中大臣之間往來,本來就是犯忌諱的事情,李榮當然不能承認自己跟朝中大臣是私交甚篤。
朱祐樘笑道:“如此最好,朝中的正卿、少卿,還有侍郎、郎中,甚至是南京官場的人,再就是地方上的督撫和藩臺、臬臺,你儘管舉薦。但茂春,朕不希望你在內官中發展人脈,你可明白?”
“是,是。”李榮隨即明白皇帝的意思。
你可以奉旨去跟外臣接觸,試探他們的口風,並讓他們入朝給秉寬打下手。
朕為什麼找你,一是因為你德高望重,二就是因為你已經年老體邁。
如果你想把這種資源“傳承”下去,也就是把這些資源都交給內官的接替者,就等於說你自己形成了一股勢力……這是朕所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朕對你的期許就是……
你可以跟外臣接觸,但不可以跟內臣接觸,哪怕是蕭敬、韋彬和陳寬,你也要保持距離。
朕不過是想利用你入土之前,為朕單獨發光發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