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離職,怎樣做才能為過去的工作畫上完美的句號?對於職場人士而言,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考題。處理好了有加分,處理得不好則必然會給未來的事業發展埋下隱患。
經驗豐富的HR和企業管理者通常都能透過應聘者的離職表現評判出此人的工作作風、責任心,以及品德修為。圓滿的離職不僅能有效擴大人際網路,還能直接具象化自己的日常工作表現,把簡歷中的自我評價呈現到評判者面前。
老話兒說得好:“關鍵不在於你說的什麼,而是你做的什麼。” 實際上就是這個理兒。
很多職場菜鳥在辭別老東家的時候往往迫不及待,心裡高唱著“再見再見,再也不見”絕塵而去。然而山不轉水轉,他又怎知道未來某事某時老東家的一句評價或許能幫上個大忙?又或者給他帶來看不見的麻煩?
因此,離職時與老東家鬧僵,或在新東家面前盡情數落老東家的不是,都屬於“職場懵懂少年”的無腦衝動行為。這麼做的人,其家庭教養的固有缺陷以及充滿怨氣的個人品性等等,因此都會不由自主地暴露出來。
“眾人皆錯我獨對”這種天才型格的人,任何企業/機構都不感興趣,也承受不起。
尹傑心裡清楚,即便如今LS不斷催促她儘快入職,可假如自己真能拋下手頭工作不顧一切地奔向LS,一個“沒有責任心、不顧全大局”的標籤將毫不猶豫地貼到自己腦門兒上。即使工作出色順利度過試用期,這個評語也將陪伴自己相當長久的日子難以摘除,而自己在LS的發展也必將受到影響。其實不難理解,不懂得負責任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會被視作一顆不知道何時爆炸的炸彈,儘可能不用,不得不用也絕不能大用。
這麼說並非要求離職諸君都能漠視新東家的需求,而專心在老東家“站完最後一班崗”。有一個成語叫做“夜長夢多”,好的職業機會必然是很多人都盯著的。新東家自然願意選擇有同理心,能夠“急我之所急”的人納入自己團隊。...
尹傑明白,自己是幸運的,如果沒有Sharon的引薦,要得到LS的職位,她勢必過五關斬六將才可能。因此,她沒有理由隨心所欲。
離職的關鍵在於平衡。怎樣做才能兼顧新東家和老東家的需求和感受,這確實是一項藝術。
自稱為凡俗人等的尹傑,現在正在頭疼離職的問題。首先就是和徐文麗談話攤牌。
&nann到底有沒有電話徐文麗。就像她自己“伺候”徐文麗愈加周到一樣,徐文麗這一段對她也越來越愛護,推心置腹的次數越來越多,很有些把她當成心腹中的心腹的感覺。以至於尹傑每每考慮到離職,心裡總縈繞著一絲絲的內疚,完全沒有了原來的冷靜和理智。
她心不在焉地擺弄著桌上的小綠植,憶起自己離開商務廳入職北方銘泰也是在兩年前的八月。
八月,還真是一個既告別又開始的季節啊!
她開啟電腦,梳理著自己在北方銘泰的工作記錄。入職整整兩年,交出了怎樣的一份成績單?
第一年八月入職,十一月破零,第一筆訂單很小,只有65萬,是Kimland花卉的金蘭娜老太太痛快簽出的花卉專業翻譯軟體;
第二年四月,北京工商大學專案,135萬
六月,外經貿大學英語系,180萬
七月,神龍翻譯公司,150萬
十二月,上海凡譯家公司,320萬
第三年四月,寧波技術大學,280萬
八月,...
她嘆了一口氣,這裡本來應該寫著“外專編譯中心”。下面還應該有“外經貿大學英語系”和“外交學院”,以及“首都石油化工學院”… …
整兩年,自己已經交出1065萬的答卷,這份成績單勉強對得起老東家了。新團隊穩定下來以後,如果真能按文麗總的期許整合成功,她應該還能再貢獻480600萬。
這樣應該能讓自己走得漂亮點了吧?
說實在話,此前她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對文麗總有什麼重要性(現在也有點將信將疑)。她的去留不過是普通員工的工作選擇而已,對公司的經營不會有什麼影響。可徐文麗最近的各種懷柔手段總讓她不由自主地內疚。她還是決定離開,但走之前得先找出一個合適的人選推薦給徐文麗。然而,以前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人,在這場風波來臨時已經紛紛離開,甚至都沒有來過這棟小樓。留下的幾位銷售表現都不那麼起眼,或者他們也正在尋找新的機會。售前…
售前… 售前…
尹傑扭頭看向斜後方一個長髮女孩。女孩兒個頭不高,身形瘦弱,齊頭髮簾兒,濃密的長髮直直披落到肩背上。她似乎感覺到什麼轉身看來。尹傑順勢起身去續水。那女孩盯著尹傑看了一會又低下頭。
她是陳果。大家都叫她果兒,帝都老話裡邊“果兒”就是“女孩”的意思。不過這個公司外地人居多,大家單純覺得“果兒”這個暱稱比較好聽。
果兒是北京郊區人,平日裡說話慢條斯理的,喜歡各種各樣小資情調的東西,口頭禪是“我知道自己能吃幾碗乾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