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在鋪設之中,那列車也自然開始在生產了,不過生產列車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由於那時候基地一切全都是為了現世薩邁拉的戰爭服務,各項生產全都嚴重的傾向於軍事發展。
所以對於基礎工業的建設,就有些遲滯了。
當然,這種遲滯是相對性來說的,就好像動車組一樣,因為目前蔡睿宸生產的全都是貨運動車組,相對運送旅客的列車組,就比較簡單。
因為戰車工廠的生產效率全都被武器裝備霸佔,所以列車的生產,也全都是隻能依靠裝置工廠。
好在裝置工廠並沒有基地生產紅警武器那樣,只需要每一座裝置工廠的3D印表機,都可以獨立生產某一個模組。
所以蔡睿宸也是利用這樣的生產模式,將很多民用的裝置生產出來。
就算現世的裝置工廠在不停的生產卡車,或者正在建設準備組裝第一架民航客機的車間,這些裝置,全都可以一起開工。
兩個月的時間,每天七十五萬資金的收入,也給了這種多方面同步發展,注入了絕佳的動力。
在廢土世界第二道圍牆中,一座巨大工廠中,大量的工人在工程師們的帶領下,就在這裡組建第一輛基地生產的列車。
所有的零件和列車組合模組,全都來自基地裝置工廠,廢土世界的伊拉克人,本來就已經經過了二十來年成熟工業的薰陶。
再加上有傳授者每天固定的傳送技術知識,讓他們更快的掌握每天自己的工作。
有著不少的技術工人,所以這裡的工作,也會快速的展開。
和傳統的貨運動車不同,基地出產的貨運動車中,每一節車廂門並不是在兩邊,而是直接從頂部兩邊向下開啟,然後津貼在列車的車廂的兩邊。
裝載貨物也不需要人工,在每一節車廂中,都有一個吊運裝置。
能夠快速將卡車運送過來或者直接擺放在列車旁邊的貨物,快速的吊裝到車內。
如果貨物充足,且準時運抵列車旁邊,最晚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夠將列車每一節車廂裝滿。
卸貨時間則是更快,因為所有的貨物,都是採取模組化的專用貨物箱運輸。
吊裝機械,是一個巨大的鐵質吸盤,只需要對準貨物箱頂部的鐵質外殼,就可以直接吊起來,根本不需要下面人員的幫助。
一切的效率,其實就是看操作吊裝機械的人員,是否熟練了。
而且利用這種專用的貨物箱,能夠根據尺寸來將裝載貨物。
看起來其實就是小型化的集裝箱,並這種小型化的集裝箱也好像是搭積木一樣。
不但能夠在列車上運輸,也能夠裝載在任何卡車上運輸,在貨物箱的下面,還有能夠讓叉車或者人力叉車快速拉運的兩條通道。
一切都是為了最高效率運輸貨物,在戰爭的時候,也是為了能夠快速的將後勤物資,運送裝卸。
無論是來往於貨運中轉站,還是直接從港口、機場、生產工廠運輸,都會十分的效率也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