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八十一章 太子殿下的短板

“他在那裡有上千畝的莊子,莊子裡的人都在為他幹活,他都成了老爺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天天有人伺候,這日子過得比神仙還快活。”

“難怪好多人要去海外。”

“你也可以去啊。”

“我可不敢,那麼遠的地方,我去作甚,我現在過得挺好的,才不願意背井離鄉的,葉落歸根,咱的根在這裡呢。”

“對,死在異鄉就成為了孤魂野鬼,生生世世不得投胎。”

人們七嘴八舌。

有的人羨慕,有的人鄙視,還有的人無所謂。

坊長敏銳的發現,社會好像變了。

片坊裡的確是“臥虎藏龍”,以前片坊裡的“大戶”就那兩三家,人人敬稱員外,如今呢,據自己所知的有錢人不下於十幾個,各個都比以前的員外有錢。

許多人常年不在家,甚至還有已經全家搬走的。

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往的窮小子,說不得哪天就翻了身。

報紙上刊登了皇帝歸京的訊息,民間並沒有太過在意,至於什麼宗藩體系,什麼成立新都司的新聞,也只是讓百姓們驚歎了幾聲,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動靜。

人們習以為常,不再為此激動,已經當做天經地義的常態。

大明太大了。

大到了不可思議。

朱棣已經感動了很多方面的被動,解決了暹羅的事情後,啟程回京,雖然民間百姓們沒有什麼感覺,可是朝廷有很大的動靜。

朱高熾帶著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恭祝大明皇帝凱旋而歸。

京城裡人山人海,滿街撒花,旗幟飄揚。

朱棣真的老了,朱高熾也四十多歲,兩父子忍不住的感嘆,歲月不饒人,在時間的面前,人人公平。

這一回朱棣沒有返回朝堂之上,甚至把兵權也全部託付給了太子,連整編軍隊的大事,也交給了太子處置,聰明的人都看到了,這是老皇帝在向繼承人交付家業。

朱高熾開始接見各地的都督與總兵。

大明邊疆的武官輪流返回京城進行述職,以及接受新的考核,並且覲見太子殿下,由太子殿下批覆新的去處和職位。

朱能、張輔獲得了大明的侯爵。

內藩屬國需要駐軍,包括高麗藩屬國、琉球三藩屬國、狗奴藩屬國、暹羅藩屬國,其中高麗藩屬國駐紮五營,琉球三藩屬國合計扎兩營,狗奴藩屬國扎六營,暹羅藩屬國扎五營,合計十八營五萬四千餘兵。

塞北地區駐紮三營,塞南行省駐紮五營,奴兒干都司駐紮五營,西部七省駐紮二十營,合計三十三營十萬兵。各宣慰司駐紮一營,包括寮國宣慰司、車裡宣慰司等等,大大小小合計三十九營十一萬七千兵。

筑紫都司駐紮九營、芭提牙雅都司駐紮八營、素可泰都司駐紮十一營、渤尼都司駐紮三營,合計三十一營九萬三千兵。

京營六十營,合計十八萬兵,每三年為期,京營與邊營輪調十營。

每營設立固定營區,營區設守備、戰時設遊擊將軍,上有參將、內總兵外都督,不同的職責,區分了守與作戰分離的軍事制度。

遇大戰時,京營抽調至多一半,與每個方向的軍區協力出兵,由朝廷單獨任命元帥。

海軍也進行了調整。

除了沿海地方的巡邏艦隊,包括內江各水師,海外的地方艦隊外,朝廷成立三大艦隊,分為北方艦隊,南方艦隊,外海艦隊。

海外兵團進行了整改,內藩屬國的海外兵團全部調走,兵權歸於當地大明駐軍,海外兵團只允許在外藩屬國內活動,終止了高麗的商行對海外兵團的影響力。

大明不承認五級宗藩體系以外的地區和勢力,也就是說除了宣慰司宣撫司內藩屬國之外,都屬於海外兵團活動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