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著名的快槍手馬林,在臘月二十一那一天回到了靠山屯。
馬林回來了,他要在臘月二十三那天,大張旗鼓地做兩件事。第一件事他要先休了秋菊,接下來要名正言順地再娶一回楊梅。
秋菊走進馬家的門檻已有些年頭了,那一年秋菊才十二歲,馬林十歲。馬林和秋菊圓房那一年,馬林十六歲,秋菊十八歲。也就是在那一年,十六歲的馬林離家,投奔了張作霖的隊伍,當上了一名快槍手。
馬林回到故鄉靠山屯匆匆忙忙扯旗放炮地要休了秋菊是有原因的。那是因為秋菊被鬍子魯大奸了,奸了也就奸了,最讓馬林無法忍受的是秋菊還生了鬍子魯大的孩子,且那孩子已經三歲了,叫細草。著名的快槍手馬林無法忍受這些,他要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那一天,張張揚揚地把秋菊休了,然後明媒正娶地再和楊梅在鄉人面前風光一回。
楊梅是馬林從奉天城裡帶回的一名學生,今年芳齡十七。其實早在奉天城裡時,馬林已娶過一回楊梅了,兩人在奉天已同居了半年有餘,這次馬林重返故里,楊梅自然跟隨一同前來了。楊梅不僅一個人來了,確切地說,她還帶來了他們的孩子。楊梅已懷孕五個月了。有了身孕的楊梅依舊漂亮,齊耳短髮,很前衛也很新潮的樣子。最讓馬林驕傲的是楊梅那雙又黑又亮的眼睛,只有城裡的女學生才有這樣一雙眼睛,在靠山屯一帶絕難找到這樣一雙女人的眼睛。
馬林這次回到靠山屯不打算再走了,原因是奉天城裡來了日本人。不僅來了日本人,他們還偷偷地把大帥張作霖炸死了。少帥出山了,快槍手馬林以為東北軍會和日本人拼上一傢伙,為大帥報仇雪恨,沒想到的是,東北軍一夜之間撤離了奉天。快槍手馬林的心冷了,他決定離開隊伍,回故鄉靠山屯過平安寧靜的日子。
馬林在沒回靠山屯以前,是不知道故鄉的變故的。
臘月二十一那一天,滿天裡飄著大雪。沿途之上,馬林已看到了村村屯屯到了年關的景象,四處趕集的人們,臉上露著喜氣之色,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故鄉的溫暖。馬林只有在故鄉的土地上才能看到這些,在奉天城裡他永遠見不到。他帶著楊梅一踏上故鄉的土地,便在心裡熱熱地喊出一聲:他奶奶的,千好萬好不如老家好哇,我馬林不走了。
在一面坡城裡,馬林租了輛雪橇。雪橇是三隻狗拉的,狗快風疾,狗拉雪橇箭似的射到了靠山屯。
馬林這次回鄉先是驚動了父親馬占山。在馬林的記憶中,父親馬占山的氣管不論冬夏沒有好的時候,隨著呼吸,父親的氣管會發出風箱一樣的聲音,於是父親在這種伴奏聲中艱難地說話。
父親馬占山見到馬林那一刻,愣愣怔怔足有十幾分鍾。
在馬林的耳畔,父親的氣管之聲,有如山呼海嘯。
馬林就說:爹,爹,你這是咋了?
馬占山就說:毀了,毀了,這個家毀了。
馬林的心臟就慌慌亂亂地狂跳了幾下,他的臉就白了一些,他預感到了什麼。
上次回靠山屯,他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和鬍子魯大開了一仗。那一次,他是想全殲魯大這綹鬍子的,沒想到的是,卻讓魯大和一個小鬍子跑脫了。那一次算魯大命大,他一槍射中了魯大的左眼,眼見著魯大一頭從馬上栽了下去,他想補第二槍時,那些個亡命又仗義的小鬍子們前仆後繼地向魯大撲去。他們知道自己的對手是快槍手馬林,他們知道快槍手一槍又一槍地會要了他們的命。快槍手馬林的槍仍在響著,射中的不再是魯大,而是那些小鬍子們,在匆忙之中,一個小鬍子背起魯大慌慌亂亂地跑掉了。
馬林那時曾想,也許這一次魯大傷了元氣,再也不敢來靠山屯了。同時他也擔心,鬍子魯大會來報復,但他沒想到魯大會來得這麼快。
馬林不用問父親什麼,他已從父親的臉上看到魯大來過了。
父親一邊山呼海嘯地呼吸,一邊說:這時候你不該回來呀,你回來幹啥呀?魯大正四處打探你吶,老天爺呀,這下可咋好哇……
快槍手馬林的預感得到了應驗,此時,他的心裡反倒安靜了,他甚至衝父親笑了笑,笑得那麼輕描淡寫,彷彿父親的驚乍和擔心不值一提。快槍手馬林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知道自己是個神槍手,百步之內百發百中,雖說他人已不在東北軍了,可他這次回來,卻不是空著手的,跟隨了他這麼多年的那兩把二十響快槍就在他腰裡插著。快槍手有了槍還怕什麼吶,他馬林是什麼也不怕的。他怕的只是在自己沒回來以前,魯大向父親下毒手,當他看到完好的父親在自己的眼前愁眉苦臉時,他的心踏實了。父親與幾年前相比,基本上沒什麼變化。馬林在父親的身上還有一條奇妙的發現:人要是老到一定程度,再老也老不到哪裡去了。
其實馬占山的年齡並不大,六十剛出頭,但他的精力似乎已經耗盡了,都耗在了那片土地上。馬占山幾十年如一日,牛馬似的在自家那片土地上揮霍著生命和力氣,剛過六十歲,終於油幹水盡了。馬占山在感到力不可支之時,兒子馬林回來了。
馬林的到來,並沒有給馬占山帶來一絲一點的快慰。相反,他覺得馬林的末日到了,昔日還算平靜的馬家,還會平靜下去麼?
二
馬林在沒有見到秋菊以前,在他的腦海裡並沒有產生休了秋菊的計劃,他下定決心休了秋菊,那是見了秋菊以後的事。
在馬林的記憶裡,秋菊就是秋菊。
秋菊初來馬家那一年,是一個又瘦又黃的小丫頭。秋菊是馬占山拾回家的。秋菊是隨父母闖關東來到靠山屯的。一路上的奔波勞頓,讓秋菊的父母染上了傷寒,他們一家三口走到靠山屯時便再也走不動了。秋菊的父母躺在街心的十字路口上,望著頭頂那方陌生的天空,他們知道自己逃荒之路已走到了盡頭,他們逃離了饑荒之地,卻沒有逃脫死亡,可惡的傷寒和飢餓勞累已使他們的生命到了盡頭。令他們欣慰的是他們終於逃離了饑荒連年的故鄉,他們不放心的是年僅十二歲的秋菊,他們有千萬條理由死不瞑目,他們不能把孤苦無依的秋菊獨自一人拋在陌生的異鄉。
秋菊坐在他們的身旁乾乾瘦瘦地哭著,無力蒼白的啼哭之聲是秋菊父母死不瞑目的緣由。秋菊的啼哭之聲,同時引來了靠山屯的男女老少。他們對眼前這一幕已不感到陌生了,那年月,逃荒逃難的人們,潮水似的從關裡湧到了關外。
秋菊父親看到了圍擁過來的靠山屯男女,彷彿為女兒秋菊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使盡渾身的力氣說:老……老鄉……求求你們了……把這丫頭領回去吧,給她一口吃的……當牛當馬……隨你們了……
母親也說:求求好心人啦,給……俺閨女一口吃的……別讓她餓死就行……求求了……
那年月,靠山屯的父老鄉親也是有那個心沒那個力。唯有馬占山有那個心也有那個力,他覺得眼前降臨的是一個天大的便宜。那一年馬林十歲了,再過幾年就該給兒子張羅媳婦了,早張羅晚張羅,那是遲早要張羅的,今天一分錢不花白白拾一個丫頭回家,且不說日後給自己當兒媳,就是給她口吃的,把她當牛當馬地用上幾年也不虧什麼。精明的馬占山就把哭喊著的秋菊的手握了,衝已邁向死亡線的秋菊父母點點頭說:你們的孩子我收下了,日後有我馬占山一口吃的,就有這丫頭吃的。
秋菊的父母沒有理由不閉上自己的雙眼了,終於父母就牽腸掛肚地去了。那一次,馬占山在後山挖了個深坑把秋菊的父母埋了,也算是對白拾了丫頭的回報。
在馬林的印象中,秋菊是一個高高壯壯的女人。誰也沒想到,瘦小枯黃的秋菊在來到馬占山家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變得今非昔比了。十三歲的女孩到了發育的年齡。不管吃好吃壞,秋菊總算能吃飽肚子了。在秋菊的眼裡,自從來到馬家是天天過年,在她幼小的記憶裡,還從來沒有過上這般日月。於是秋菊竟神奇般地胖了起來,先是胖了臉,接著就是全身,該鼓脹的地方都長開了,個頭也長了幾分。
秋菊比馬林年長兩歲,女孩子發育成熟得又早,在馬林的目光中,秋菊已經是個大人了。秋菊來到馬家之後,裡裡外外一把手,不僅做飯還要餵雞餵狗,幾年的時間裡,秋菊儼然成了馬家的主婦。
秋菊能出落得這般模樣,令馬占山暗自高興。沒花一分錢,白白拾來個勞動力,今天的勞動力,未來的兒媳婦,這是馬占山灰暗生活中燦爛的一筆。在那些日子裡,馬占山一看到秋菊,便順心順氣,暗自得意。
馬林的母親是個多病的女人,在馬林五歲那一年,突發心絞痛就已經去了。身為壯年的馬占山再也未娶。在馬占山的觀念裡,賭、毒、色是男人的三大天敵,男人要成氣候,離這三樣越遠越好。當初娶馬林娘時,他考慮更多的是傳宗接代,既然兒子已經有了,還娶女人做什麼?況且半路里家裡多了一個外姓女人,他活得不踏實也不放心。於是,馬占山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侍弄那片土地上。土地就是他的命,他的事業,人要想過日月沒有土地是萬萬不行的。這就是馬占山的人生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