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她還真大方,足有五兩銀子。”
杜方苓看著那那個製成元寶狀的銀錠子,對張氏的知情識趣就更加滿意了。
她們這樣的小戶人家,手裡即便有銀子,也都是散碎銀子,大小不一,成色也不好。
張氏這個銀錠子顯然是去錢莊特意換的,足見她對杜錦寧的重視。
杜錦寧一笑:“要是我沒考上童生或秀才,她就不會是這種態度了。”
“呸呸呸,童言無忌。”杜方苓硬逼著杜錦寧啐了兩口,這才喜滋滋地道,“管她呢,現在她巴結上來給咱們好處,咱們就先收著。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杜方蕙也在旁邊連連點頭。
見兩個姐姐並沒有被眼前的榮華迷住了眼,杜錦寧還是十分滿意的。
“只要你們學會了本事,即便我以後考不上秀才,咱們的日子仍然會越過越好,用不著在乎別人是什麼態度。”杜錦寧道。
“對。”杜方苓和杜方蕙都很贊同。
不說別的,光說做豆乾這一樣,讓家裡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們都是看在眼裡、親身體會到的。要是以前她們有這本事,即便在杜家,也不會過得那般悽慘。牛氏為什麼對張氏那麼好?那還不是張氏孃家有錢,她和杜雲翼每個月有錢給牛氏花用的緣故?
“所以,過兩日跟我上山去學炒茶吧。”杜錦寧又道。
“沒問題。”杜方苓和杜方蕙都是勤快的姑娘,一聽要幹活,半點沒推辭,十分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兩天,杜錦寧備了份禮物,約上樑先寬和書院被取中的幾位同窗,去感謝了即將離開灕水縣回自己縣去的劉縣令一番。接著大家又拿了禮物去感謝了關樂和、袁修竹與幾位先生,他們都是給甲班學子上過課和悉心教導過他們的。
待杜錦寧這拜訪之事結束,關樂和將她召喚過去,問她道:“接下來兩個月你打算怎麼學?”
這個弟子聰慧,而且很有主見,自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他發現讓杜錦寧自學比他教授的效果還要好,所以到後來他就不大管杜錦寧了,由得他整日在藏書閣裡看書。之所以支援杜錦寧今年考科考,一來他覺得杜錦寧心智十分成熟,並不像一般的小孩子那樣容易浮躁和飄飄然,二來也是他覺得杜錦寧在書院裡跟著甲班的學子聽課,純粹是浪費時間。
現在杜錦寧輕易就透過了縣試,他便沒打算再拘著杜錦寧必須得呆在書院裡,或是跟著他上課了。
“袁先生講制藝的時候,我想去聽一聽。其餘時間……”杜錦寧不好意思地抬起頭,看了關樂和一眼,“梁家和嚴家的茶園能產茶了,他們讓我去傳授製茶方法。我們家的茶園,我也得教會我娘和我姐姐她們。”
關樂和的眉頭皺了起來:“你打算教他們多久?這明前茶和雨前茶制完,就到四月份了。還有……”
他抬起眼來看向杜錦寧:“你要學制藝,莫不是打算今年秋天參加鄉試?”
“教製茶最多十天,即便我去茶園,也會勞逸結合,多抽時間看書,看書累了再跟我娘她們炒炒茶,不會把所有時間都花在製茶上。至於秋闈……”她抬起大眼睛,眨巴眨巴眼,“我想去試試。”
聽到杜錦寧對時間有明確的安排,關樂和便放下心來。
這個弟子除了聰慧,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自律。自己這個做老師的,只要把作業佈置下去,杜錦寧就會抽時間學習,並且很好的完成,從來不用他操心。杜錦寧既說會抽時間看書,那他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不過參加秋闈,他卻是不大讚成。
“你現在年紀還小,根基還不穩,不如等三年,三年後再去考。到時候你也不過才十五歲。你現在去,年紀太小了,就算文章做得好,考官也不一定會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