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3章 軍功爵位制已死,朕當如何激勵漢軍奮勇殺敵?

雖然靠著常惠、傅介子等使節的“膽大妄為”,大漢可以在西域保持存在感,但是也難免讓西域諸國首鼠兩端。

霍光有心重啟對匈奴人的戰事,但不管是現在還是原來的歷史上,最後都是草草收尾,反而是烏孫國取得大勝。

此刻,歷史又走到了拐角。

劉賀接下來要做的決定,將影響大漢和匈奴的走勢,乃至整個歐亞大陸的走勢。

“趙老將軍,你數次率兵出征漠北,又與羌人數次交鋒,朕想聽一聽你的看法。”

“老臣以為此次大捷與孝武皇帝時的漠北大捷相當,匈奴人實力大損,三五十年不敢犯我大漢疆域。”趙充國道。

“韓卿又如何看待此事呢?”劉賀又轉向問韓增道。

“微臣也認為此次大捷難能可貴,可惜並非漢軍所取。”韓增不無遺憾地說道。

其餘幾個文臣聽到這裡,也都面露遺憾,而在這遺憾之下還有一絲的羞愧。

堂堂大漢,發兵十幾萬,不僅沒有任何斬獲,還釀成了一場席捲數郡的動亂,實在太難看了。

而身為屬國的烏孫國,卻取得了一場大勝,這讓大漢臉面上更加難看了。

而且不只難看那麼簡單,還可能讓烏孫國和西域諸國輕看大漢,進而離心離德,引發新的危機。

這就是大漢和屬國之間的關係,處於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中——稍有不慎,可能就會發生傾覆。

值得慶幸的是常惠帶著二十個昌邑郎參與到了大捷中,這為大漢挽留住了一絲顏面。

想到此處,眾人看向天子的眼神再一次變得恭敬起來。

霍光出兵時,天子就數次出言勸阻,但都被霍光駁回了,他們這些臣子也暗笑天子不知兵。

可若沒有這不知兵的天子未雨綢繆,大漢的臉恐怕就要丟到交趾去了。

“諸位愛卿似乎還有話說,不妨直言,內閣值房是暢所欲言的地方。”劉賀說道。

“老臣去年率兵出擊匈奴,未能取得寸功,實在汗顏,對不住天下百姓。”趙充國自責道。

“微臣與趙老將軍有同感,今日看到這捷報,自然更感到無地自容。”韓增也跟著嘆氣道。

看得出來,這二人都有一顆要建功立業的心。

雖然他們也確實立下了大功,但卻是平叛之功,不是拓疆之功,總會有遺憾。

“二位將軍不必自責,未能建功,罪責不在你二人,在霍光極其黨羽……”

“若不是霍禹等人私通匈奴,早早就將漢軍出征的方略告訴匈奴人,你們又怎可能無功而返?”

“烏孫國即使再英勇善戰,恐怕也難取得現在的大捷。”

“此事不必再自責了,往事已經過去了,眾卿應該向前看,想想大漢該如何謀劃。”

在劉賀這番情真意切的安撫和勸勉之下,趙充國和韓增再次拜謝,凝重的臉色終於稍稍和緩。

接著,張安世等人也各自說了自己的看法。

“微臣以為,不管大捷是如何所取,匈奴受損乃無可置疑的事實,邊塞安寧,這就是大漢之幸。”(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