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意還沒覺察出變化,外頭王家商鋪的陳良生先嚼出了不對。
他是按月按節給京城這些大人物送供奉,疏通關係的。原本他花了好多的功夫,想求見內務府的一個管採購的大太監。那大太監一聲不吭地將他送的好東西全收下了,卻一句準話沒給。原以為沒個五千兩怕是成不了,結果前頭還愛答不理的大太監,忽然答應見他。
態度好的不得了。一改往日的倨傲,殷切的彷彿昨日那般不給臉的推拒是旁人所為。
陳良生心裡覺得古怪,但有那現成的好處誰不曉得收?既然大太監改了對他的態度,他也樂得接受。當日便跟內務府的太監敲定了見面的日子、地點。
日子敲定了,陳良生心裡有了底。被人送出來的時候,順口就問了一句。
送人出來的那太監從來沒有過的好說話,“這不是昨兒才曉得,原來你王家是王婕妤的孃家呢!你瞧你瞧,陳掌櫃,這不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的一家人了!你要是早說你王家是王婕妤的孃家,雜家怎麼會不懂事呢?往日多有得罪,還請你一定多擔待……”
陳良生聞言心裡一咯噔,不動聲色:“王婕妤?”
“昂,王婕妤可真是個有能耐的。今年五月份才選秀入得宮,如今都已經是正三品婕妤了!”太監瞧他一副不解的樣子,也理解,“你不曉得也正常,王婕妤前些時候剛流了產,在宮裡修養。怕是沒跟孃家聯絡。如今剛修養好身子。依著陛下對婕妤的恩寵,不久怕是還能再懷一個……”
陳良生的臉上血色一瞬間褪盡了。
他翕了翕嘴角,許久,才壓著嗓子問:“這王婕妤……今年五月份選秀入的宮?”
“你不曉得?”太監見他臉色怪怪的,“你王家商鋪,主家不是在涼州麼?”
“……是在涼州。”
“那不就是了?跑商出身,涼州王家人。”
話音一落,陳良生身上的冷汗一顆一顆地全冒了出來。
第九十八章
皇帝想把太子放出來, 下面臣子再是不願也得順從他的意。
繼中秋佳節晚宴上皇帝發怒,拂袖而去,後頭幾日早朝皇帝的心情都不是太好。時常抓著一點小事, 對下面人就是一通呵斥。朝臣們苦不堪言,最終還是幾個會揣度聖意的老油條想了個法子。拿已故太后忌日做文章,孝大過天為理由, 將太子給放了出來。
蕭承煥解禁的第一樁事兒,自然是跑來皇帝跟前懺悔。下江南捅了那麼大的窟窿,給朝廷和一力保他上位的皇帝面上都抹了黑。不懺悔不能平皇帝的怒氣。
這蕭承煥別的不行, 裝模作樣的本事跟葉貴妃一脈相承。
出來的次日,他頂著一張瘦了一截的臉和憔悴之色來皇帝跟前聲淚俱下的請罪懺悔。一字一句將自己的錯處羅列出來, 並指天發誓以後絕不會再犯此錯。
皇帝本就偏疼次子, 心裡早就沒有氣了。此時聽他這般信誓旦旦,父子二人便順勢和好如初。
不過有道是君無戲言,皇帝當初盛怒之下剝掉蕭承煥參政觀政的權利, 如今自然不能出爾反爾。所以不管蕭承煥如何保證自己已然改過自新, 皇帝依舊沒有鬆口。
蕭承煥心裡著急,卻也知道急不來, 禁足這幾個月也足夠他清醒不少。
即便成了儲君, 也不代表他往後可以為所欲為。
見皇帝面露不耐,蕭承煥只能住嘴, 不敢再往下說。怕說多了, 適得其反。
皇帝如今雖說解了他的禁, 懲罰卻沒有完全免除。蕭承煥發現自己依舊被排除在中心權利之外,他一面告訴自己要忍一面心中又很是難熬。人都是這般, 切實地嚐到了權勢的好處,再退回到無權無勢的時候是個人都受不了。何況蕭承煥本就是個權欲極重的人。
思來想去, 他不敢自己去皇帝跟前觸黴頭,便寄希望於在後宮的母妃幫襯他。
從小到大,蕭承煥不知做了多少次錯事。每每母妃都有辦法替他平息皇帝的怒火。次數多了,以至於蕭承煥如今養成了有恃無恐的性情。做事顧頭不顧尾,且毫無悔過之心。反正就算他犯了天大的錯,他的母妃葉貴妃也總有辦法替他擺平。
他隔三差五去一趟鍾粹宮,倒是比以往二十年都去的勤。
不過鍾粹宮最近日子也不好過。
葉慧瓊自然有心幫兒子,奈何她也許久沒見到皇帝了。長樂宮那位眼睛長頭頂上的靈嬪好似想通了,願意皇帝碰她。如今皇帝還保持著一個月進宮四到五日的頻率,一大半的恩寵都在長樂宮。偶爾能分一點到新人頭上,就是沒有再去過鍾粹宮。
太子為此焦心不已,卻也沒辦法逼迫皇帝去鍾粹宮。往日秦蓮生倒是能勸上一勸,但他近來才為太子一事觸怒了皇帝,被皇帝冷落。自然不敢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