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十月,樹上還有不少綠葉,但秋風已經很涼了。
楊懷仁這才發現江南的冬天有可能比中原還冷,倒不是說溫度會更低,而是因為北方到了冬天家家戶戶會在家中壘起一個暖爐,或者直接燒炕。
即便是下了雪颳了寒冷的風,躲在屋子裡還是比較暖和的。
但江南不同,不壘暖爐也不燒炕,溫度感覺上比北方高一些,但實際上人身體的感受,就是一種陰冷。
氣候史上,一千年前的北宋據說是一個小冰河時期,氣候是偏冷的,楊懷仁之前還不信,不過現在他信了。
降溫的時候,住在船上是非常冷的,木頭做的牆壁並不能起到多少保暖的作用。
好在杭州的新宅子即將修葺完畢,楊懷仁到蘇州和家人匯合後,便直接開拔去杭州。
皇帝的聖旨也下來了,比楊懷仁預計的時間要晚了一些,不用想也知道,楊懷仁的打算,必然會引起朝堂上的一番爭論的。
趙煦自然願意楊懷仁繼續為大宋開疆拓土,增加自己的功績,坐實了他一代明君的歷史地位。
所以對那些反對的聲音,趙煦充耳不聞,打定了主意要支援楊懷仁。
即便皇帝做了決定,可新黨內部還是爭論不休,內部的矛盾日漸顯現。
楊懷仁管不了這些,只要趙煦能支援他,他就可以放心的去做計劃中的事情。
只是趙煦和朝廷批下來的錢不多,楊懷仁上繳的那份查抄趙獻球得來的一百多萬貫贓款,趙煦打算用來修繕宮中的基礎宮殿,所以只是象徵性的撥了十萬貫錢下來。
兵部和戶部也不敢自作主張給武德軍撥款,樞密院的大佬們不管多麼不情願,但還是覺得既然武德軍撤衛改藩了,錢銀上做些補償也未嘗不可。
於是幾位大佬商議之後,也給武德軍撥了十萬貫錢的軍費用來打造水軍,和皇帝給的錢一樣。
二十萬貫錢的數目雖然不大,但也沒有比楊懷仁預估的低,這樣一來,加上武德軍賬面上的九十多萬貫,武德軍的資金已經超過一百一十萬貫。
長江冬天並不封凍,所以不影響造船,新的市舶司造船廠已經風風火火地運作起來。
老戴頭帶人修整了造船廠之後,便立即採購了造船所需的材料。
他的四個兒子都回來了,除了原來的匠戶們,造船廠的高薪又吸引了幾百名造船的工匠過來,江口鎮也重新熱鬧起來。
因為人手足夠,老戴頭早早設計好了大小不同的戰船,五個船塢一齊開動,把造船廠的造船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岑孝年的彙報裡,驚訝的說老戴頭他領著人造船,竟然是不需要圖紙的,就靠著一張嘴巴說著,那些工匠們便把要求之內的戰船框架造了出來。
楊懷仁也驚訝,甚至有點想不明白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不過後來轉念一想,中國古代工匠們的智慧和能力,確實是不能用常理來揣度的。
造船楊懷仁還沒有親眼看見,但他聽說過一個雕刻玉器的師傅,同樣沒有圖紙,全屏記憶和技藝,把一塊原玉雕刻成了三層鏤空的玲瓏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