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仁咂摸著嘴,尋思著人家老戴頭說的有道理,這世上絕大多數東西都是一分錢一分貨的。
不過錢對他來說還真不是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如何把錢花出去,而不被人說出什麼來。
當然,至於按照他的計劃造足夠的戰船要花多少錢,他還是要問問的。
“老丈,我想知道,造你說的這種真正的戰船,需要花費多少錢?”
老戴頭有些吃驚,本來以為楊懷仁這位年輕王爺也許只是一時興起才動了造戰船武裝武德軍的念頭。
他這麼想,或許只是好面子而已,如今已經把造戰船的難度告訴了他,他就應該知難而退了。
但楊懷仁竟然繼續打聽戰船的造價,就讓老戴頭有點驚訝了,因為他知道造戰船的花費不是一筆小數目,以朝廷以往扣扣索索的性格,是肯定不會出這個錢的。
所以總不能是他自己出這個錢,先不管合不合規矩,一個王爺自己出錢武裝軍隊,這種賠錢買賣誰會幹呢?
不過楊懷仁既然問了,老戴頭還是認真的仔細算了一下,才答道,“若是普通的小型戰船,三五百料的那種,其實也用不著多麼好的材料,造價也就比普通的貨船高出個兩三成。
若是中型的戰船,一千料,一千五百料或者兩千料的,價錢就應該是普通貨船的兩倍了。
因為很多年都沒造過這種戰船了,老漢也沒法說一個死數,只能大致的估算一下,一千料的戰船最少需要六千貫;
一千五百料的大約需要一萬貫,兩千料的大約需要一萬五千貫,價錢也都是隨著船的增大而增長的。”
楊懷仁想了想,覺得這價錢還算合理範圍內,於是又問,“那老丈所說的這些戰船,大致能裝載多少兵馬?我的意思,不是說裝多少人,而是裝載全副武裝的將士。”
老戴頭按照一個全副武裝的將士載重頂兩個普通人計算,稍稍算了一下便答道,“戰船的話,一千料的船滿載應該可以載千名軍士,兩千料就應該載兩千名軍士,大致可以以次類推。
至於其他馬匹、糧草、輜重等後勤物資,其實也可以用隨行的貨船裝載,沒必要全部用作戰用的戰船裝載的。”
楊懷仁點點頭,“那麼是不是說,五千料的大船,可以裝載五千將士?”
老戴頭笑道,“老漢說的是大致,不過王爺有一點需要知道,五千料說的是船的體積,不是載重,五千料的大船載重量其實差不多是一千料大船的近十倍。
若果將士們願意擠一擠,七八千人也是裝的下的,不過真這麼做,到了海上將士們怕是適應不了的。”
“哦,原來如此。”
楊懷仁笑著端起酒碗了請老戴頭吃酒,心裡卻開始重新按照他新知道的知識來來盤算。
如果他要去攻打交趾,為了保險起見,怎麼也需要三萬精銳將士,就以一千料的船大致可以裝載一千全副武裝的將士計算。
那麼他需要組成的艦隊,最少需要兩艘五千料的大船,其餘一千到三千料的中等戰船十餘艘,另外還要十到二十艘貨船來裝載糧草輜重。